基于居民和游客感知的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评估及其对环境行为的效应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基础。它是指生态系统所形成和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效用,为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所有收益。近些年来,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的整合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国家公园建设是践行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保障生态文明制度落地的重要载体,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我国2017年9月发布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将国家公园定义为“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这一定义强调国家公园具有生态系统保护、科研、教育、游憩等多重服务功能,但如何协调这些功能一直是国家公园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国家公园管理涉及到社区居民、游客、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理论视角可以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具体到国家公园内的个人行动,可以具体操作化为各个主体的环境责任行为,以求达到各主体的行为统一,实现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共创。而在以往研究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环境责任行为的联系较少,相关研究较为薄弱,但研究结果却能为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因此,论文以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为出发点,以国家公园社区居民、游客为研究对象,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典型案例地,以研究主体的环境责任行为为逻辑终点,以“国家公园社区居民、游客社会价值评估、空间感知、与个人持有价值之间的关系、对个人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为研究主线,试图从生态系统服务及环境行为的角度,揭示国家公园可持续发展及管理的影响机制。论文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三章):介绍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目标与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交代研究数据与资料来源等内容;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国家公园、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环境责任行为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介绍和辨析;介绍案例地的相关情况。第二部分(第四、五、六、七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第四章,以钱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各乡镇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使用SolVES模型分析居民对公园生态系统服务11种社会价值类型的态度偏好,以及感知到的社会价值点在国家公园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社会价值点空间分布与自然资源条件(高程、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不同环境价值观的子组社会价值的空间分异等。研究结果表明,在11种社会价值类型中,受访居民对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疗养价值表现出明显更高的偏好程度。根据受访居民的偏好程度,各种社会价值的重要性排序为:生物多样性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健康疗养价值>文化价值>未来价值>生命维持价值>游憩价值>历史价值>学习价值>精神价值。在空间分布上,从核密度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钱江源国家公园社会价值热点区域呈现出两核多中心的局面。两个核心热点分别为位于齐溪镇的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苏庄镇的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多个中心分别为何田乡龙坑村附近、长虹乡库坑、霞川和高田坑村附近。通过分析受偏好程度较高四种的价值类型与自然资源条件(土地利用和高程)之间的关系,发现社会价值点与村庄、水库水面、其他林地、果园等密切相关;而且社会价值点大多分布在海拔400-600米范围内。此外,不同环境价值观的受访居民也表现出了不同的价值感知和空间分布。第五章,以钱江源国家公园游客为研究对象,使用SolVES模型分析游客对公园生态系统服务1 1种社会价值类型的态度偏好,以及感知到的社会价值点在国家公园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社会价值点空间分布与自然资源条件(高程、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不同环境价值观的子组社会价值的空间分异等。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受访游客的偏好程度,各种社会价值的重要性排序为:生物多样性价值>健康疗养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生命维持价值>未来价值>文化价值>游憩价值>历史价值>精神价值>学习价值。在空间分布上,从核密度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钱江源国家公园游客感知的社会价值热点区域呈现出两核多中心的局面。两个核心热点分别为位于齐溪镇的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苏庄镇的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多个中心分别为何田乡龙坑村附近、长虹乡库坑、霞川村附近。通过分析受偏好程度较高四种的价值类型与自然资源条件(土地利用和高程)之间的关系,发现社会价值点与风景名胜区、河流水面、水库水面、有林地、茶园、村庄等密切相关;而且社会价值点大多分布在海拔400-600米范围内。人类中心主义样本量较少,且社会价值点的集聚程度较低;生态中心主义者的社会价值点集聚程度更高。第六章,以钱江源国家公园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SPLS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在价值-信念-规范(VBN)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个人持有价值(Held Value)与分配价值(Assigned Value)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提出的AV-VBN扩展模型解释了 39.8%的环境责任行为变化,这与以往研究相比,属于较高水平的预测能力。亲环境个人规范是影响居民环境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分配价值对居民环境责任行为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亲环境个人规范通过分配价值间接影响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生物圈价值观、利他价值观对分配价值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己价值观对分配价值没有显著影响。与假设不符,新生态范式对分配价值也没有显著影响。在VBN模型框架内,生物圈价值观、利己价值观对新生态范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利他价值观对新生态范式没有显著影响;新生态范式对结果意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果意识对责任归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责任归因对亲环境个人规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七章,以钱江源国家公园游客为研究对象,使用SPSS、SPLS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在价值-信念-规范(VBN)模型的基础上探索个人持有价值(Held Value)与分配价值(Assigned Value)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提出的AV-VBN扩展模型包括VBN理论框架中的7个构念(生物圈价值观、利他价值观、利己价值观、新生态范式、结果意识、责任归因)、分配价值构念以及环境责任行为意向。该模型解释了 26.9%的环境责任行为意向变化,表明该模型适合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研究。亲环境个人规范是影响游客环境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素,分配价值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亲环境个人规范通过分配价值间接影响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生物圈价值观、利己价值观对分配价值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他价值观对分配价值没有显著影响。在VBN模型框架内,利他价值观对新生态范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生物圈价值观和利己价值观对新生态范式没有显著影响。新生态范式对结果意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果意识对责任归因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责任归因对亲环境个人规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部分(第八章):是全文的结论,总结研究的主要结果,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其他文献
公共物品供给是国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也是国家与公民缔结契约的目标。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当中表现为城乡公共服务的不均衡不充分。农村社区作为“非城非村”的过渡型社区形态,其治理模式与农村相比更具有城市化特征,与城市社区相比还不太成熟,通过对三个农村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比较,分
学位
第一部分 多参数磁共振影像组学预测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术前常规MRI序列(T1WI、T2WI、T1WI-CE),通过影像组学与机器学习的方法,探索多参数(T1WI、T2WI、T1WI-CE)磁共振影像组学在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收集从2014年01月至2019年12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7例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
学位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疫情”,英文简称“COVID-19”)在中国武汉爆发。为了有效抗疫,武汉创造了以社区为主的一线战疫体系。疫情中的社区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凸现了在基层治理和应急管理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社区中的大量积极公民横空出世,表现出前所未现的治理力量,填补了基层社区在应急管理中组织力不足的缺陷,社区与积极公民的联袂在场和积极行动,在武汉乃至中国的新冠抗疫战争中写下了浓
学位
DUF231家族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含有未知功能结构域(domain of unknown function,DUF)的蛋白,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应答等生理代谢过程。许多研究表明,植物DUF231家族蛋白主要行使木聚糖O-乙酰转移酶的功能,但其参与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棉纤维是由胚珠表皮细胞通过极性伸长生长分化形成的单细胞毛状物,棉纤维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聚糖)和木质素
学位
研究一 基于DN患者转录组及临床表征的ZDHHC6分子发现研究背景和目的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发病和进展机制亟待更深入地理解。近年来,棕榈酰化及其催化酶ZDHHC家族的相关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棕榈酰化修饰在各种病理和生理过程中的地位愈发受到重视,而目前尚未见到其与DN有关的研究报道。在此,我们使用DN患者转录组数据,对DN相关的ZDHHC家族分子进行
学位
鼠类介导的种子传播对植物更新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早期观点认为植物种子是否传播取决于鼠类的行为,而最新的观点则认为植物可以改变种子的性状,增加鼠类的贮藏行为,最终提高种子的扩散适合度。鼠类介导的种子传播过程可分为贮藏前和贮藏后两个阶段。已有许多理论和假说表明在贮藏前阶段植物可以通过改变种子性状的策略来刺激鼠类对种子的贮藏,然而,在贮藏后阶段,植物是否在进化过程中还能继续调控种子性状,降低
学位
外来物种入侵严重威胁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且过去200年间全球物种入侵形势日益严峻。因此,探明物种入侵机制、提高人们预测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植物功能性状能够调控种间相互作用和外来植物入侵进程,具有用于预测外来植物入侵风险的潜力。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侧重比较外来和本土植物功能性状和对非生物环境响应,而功能性状如何影响生物间相互作用进而调控外来植物入侵目前尚不清楚。有鉴于此,选
学位
研究背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与反复上气道塌陷,间歇缺氧和肠道屏障功能障碍有关,常伴发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缺氧是根本原因,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研究发现在OSA动物模型中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而肠道菌群失衡增加OSA诱导的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多器官多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由此认为OSA患者中也可能存在菌群失调现象,而肠道屏障损伤可能会影响肠道微生物组或受其影响。研究目的评估OSA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一种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以妊娠20周出现高血压为主要症状,临床常合并尿蛋白及全身多器官功能损伤,是全球母胎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目前,子痫前期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临床治疗欠佳,以终止妊娠、胎盘娩出为唯一有效治疗手段,严重影响围产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纤维化是子痫前期胎盘重要病理改变,研究表明子痫前期胎盘存在体积减少及绒毛纤维化改变;此外,既往研
学位
背景生存数据(survivaldata)在是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经济学和人口学等领域常见的一种数据类型。生存时间是指从某一起始事件(如:患病)的时间点开始,到某一关注事件(event of interest,如:死亡)发生的时间间隔。生存数据的最大特点是存在删失(censoring),删失是指无法观察到研究对象发生关注事件的准确时间。最常见的删失类型是右删失(rightcensoring),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