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区室外空间景观视觉感受评价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st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区室外空间作为居民日常活动与休憩的载体,其景观环境质量对居民的身心健康、舒适和审美享受具有重要的影响,景观环境视觉感受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但对于居住建筑室外景观视觉感知评价主要通过主观感受来进行,缺少客观和量化的评价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该技术已成为一种新的方法,可对视觉评价给与可视化分析与评判。本文利用眼动分析技术、通过虚拟实验获得景观环境感知的客观数据,来探析住区景观的人眼视觉感知特征,从而为住区景观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首先,针对老旧居住区室外空间景观元素较为成熟、稳定的特点,以天津市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观察住区中居民的视觉行为模式,根据调研数据选择观测点位置,采集三组住区景观样本照片作为虚拟实验样本,设计并进行眼动实验及网络问卷,得到眼动数据及主观评价评分结果。其次,对眼动实验数据及主观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视觉扫略路径图及热点图,探究被试者在住区中对景观环境的视觉认知过程和视觉偏好,结合景观视觉主观感受评价打分的网络问卷,归纳景观元素比例与景观元素注视时间、注视点数量、首次进入时间规律,从而获得景观元素与景观主观评价各评价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第三,根据上述实验和数据分析结果,给出在景观设计方面,在原有老旧住区基础上,根据景观环境视觉感知评价结果,提出对应的住区室外景观环境改造与提升策略方案,为居民创造出视觉感受良好的室外景观环境。住区中的景观环境,既要满足传统的视看标准,也要满足居民自身的情感需求。住区拥有优美舒适的住区景观,不仅能提升住区活力,改善住区形象,改进环境品质,还能促进邻里关系,愉悦居民身心。本文的研究成果将为老旧住区的景观环境品质提升方面给出参考,为住区居民创造出更利于生理及心理健康的视觉景观环境。
其他文献
随着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风电的随机性、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并逐渐引起重要关注。其中,双馈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引发的功率振荡问题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双馈风机运行特性复杂,在不同风速范围下可划分为无动作区、启动区、最大功率跟踪区、恒转速区以及恒功率区,本文针对双馈风机在不同运行区下的运行、控制特性,搭建了不同的小信号模型;利用特征值法对各振荡模态
风能作为清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近些年使用最广泛、开发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但由于风电机组经常遭受不规律的多种复杂交变载荷的作用,加上安装位置一般较为偏远,导致其关键部件易发生故障且故障后维修困难。为了实时了解风力发电机的运行状态以便能提早展开预维修与制定运维策略,健康评估与故障诊断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介绍了风力发电机的基本结构,并对风力发电机的关键部件:齿轮箱和变桨系统的运行原理
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是目前全球风力发电领域中占比最高的发电机类型,其安全性与稳定性受到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密切关注。近年来,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双馈式风电机组单机容量不断增加,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内部存在的轴承电流问题尤为突出。轴承电流引发的轴承故障会减少发电机轴承的自然寿命,严重影响双馈式风电机组的安全稳定工作。由于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内部的结构组成不同于一般的变频发电设备,导致轴承电流问题较为复杂。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成本低、价格低廉并兼具高转换效率的优点,在各行各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缺陷如断栅、隐裂等,这会降低光电转化效率,影响太阳能电池产品质量。针对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近红外图像中存在复杂的非均匀纹理,样本数据不均衡等问题,传统的机器视觉技术难以保证缺陷分类和检测精度。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深度学习为智能化产品质量检测提供了技
光伏发电因其地理限制少,建筑结合率高的优势,在配电网中得以快速发展。但随着光伏渗透率的不断升高,其出力间歇性和随机性对电力系统调频的压力已然不容忽视。另一方面,配电网中负荷和光伏出力往往存在相近的时序变化特征,如果能利用好这一关联,合理的规划光伏并网容量,反而可能从根源上缓解光伏调频难的问题。本文从时序生产模拟的角度,通过建立负荷和光伏出力时序模型,对配电网端光伏接入容量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
学位
为了解决新能源发电稳定性差的缺点,有人提出将储能系统与新能源发电系统相结合,双向直流变换器因为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所以在新能源储能系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新能源储能系统为背景,针对双向CLLLC谐振直流变换器的工作过程以及谐振参数设计等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在通过详细分析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变换器主电路建立了等效电路模型,然后推导出其直流输出增益表达式。根据其增益表达
随着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耗,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尤为重要。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作为绿色新能源的储存设备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论文用共沉淀方法合成了可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LiNi0.3+yCo(0.7-y)/2Mn(0.7-y)/2O2三元正极材料。通过调控镍、钴和锰的配比及合成工艺条件来研究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变化,得出LiNi0.5Co0.25Mn0.25O2的电化学性能最优。针对LiNi0.5Co0.
在后张法预应力筋所在的波纹管中,压浆缺陷问题普遍存在,对压浆缺陷的忽视给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而针对压浆缺陷的研究和评估却相对欠缺。压浆缺陷的存在使钢绞线与混凝土变形不协调,造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承载力降低,因此本文针对压浆缺陷这一问题,采用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为存在压浆缺陷的预应力桥梁评估与加固提供参考。本文基于钢绞线与压浆的粘结研究了压浆缺陷对
装配式结构由工厂预制构件,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符合绿色施工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要求,有利于保证建筑质量。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抗侧刚度、抗震性能,常被使用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并且易于实现工厂批量化的生产,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装配式剪力墙发展时间还不长,理论研究与试验研究都存在不足,要想大量推广,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就一种内置钢管混凝土装配式剪力墙进行了拟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