ため-字用法的变迁和汉文训读语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qs_T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语的「ため」在汉文中有时也作为「为」字的训来使用,因为可以认为「ため」与汉文中的「为」字关系密切。在古代汉文中,「为」作为动词,日语解释为「する」或者「をる」。另外,根据上下文,也可以解释为目的、原因、被动;上代日语中,「ため」只表示目的·便益,没有表示原因·理由和被动的用法。但《国语大辞典》中「ため」条目明确记载了其表示原因·理由和被动的用法。本论文对「ため」的意思变迁进行假说探讨,试图追究其变化原理。汉文被动句中,经常省略施动者或者受动者。假设作为形式名词表示动作目标的「ため」,在汉文被动句中,当作「为」字的训读,从而赋予「ため」被动句表示施动者的用法。在汉文中,表示被动的「为」字训读作「ため」,再辅以「る」「らる」等被动助动词,通过这一训读方式,「ため」的用法经过「动作的目标」→「被动句中动作的目标」→「被动句中的施动者」的变化,最后固定下来。「ため」还有表示原因·理由的意思,以下对「ため」这一用法的产生进行探讨。(1)为所在「ため」的训读用法当中,「为所」被训读为「…のために…せらる」。例如,「为人所制(史记項羽)J训读为「人のために制せらる」。(没有「··所…」字时,也可以读作「…のために…せらる」)。正如上文提到,这里的「ため」的用法由作为形式名词表示动作的目标,转化为表示被动句中动作的目标,最后用于被动句中表示施动者。此时的「ため」可以理解为「…にょつて」「の力を受けて」,渐渐偏离「ため」的原意便益·目的,意思接近于原因·理由。(2)为故另外,汉文的「为故」训读产生了连语「タメノヱェニ」。铃木一男(1954)提出,初期点本中的二字连语的训读方法在后期点本中,逐字训减少,有直接音读或者用一个词训读的倾向。由此,「为故」表示原因·理由的用法毫无质疑,「为」字读作「ため」,「故」字读作「ゅぇ」确是一般读法,但作为二字连语,也有从逐字训「タメノヱェニ」演变成「ため」或者「ゅぇ」一个词的可能性。经过汉文训读的影响,现代日语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古代语或者语法原封不动的继承下来,如「ため」表示动作目标的用法。另一类是,原意中没有的,如表示「原因理由」的用法。因此可以下结论,「ため」用法「便益·目的」「被动句施动者」「原因理由」的演变,与汉文训读有深刻的联系。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发深入。而语言是人与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最直接方式,因此英语的实用性也变得越来越高。英语已经成为了初中最重要的学习科
新中国成立时,地理学理论基础薄弱,地理教育是全国高等教育中最薄弱的一环。1952年北京大学创建的地质地理系,促进了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发展。该系建立之初以苏联高等地理教
探完了白藜芦醇对茶油、菜籽油的抗氧化稳定性,比较了白藜芦醇与TBHQ、BHT、茶多酚、柠檬酸和V_E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并将白藜芦醇与其他多种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柠檬酸和V
在日本社会重视恩惠意识,反映在语言里,就使得其尤为独特的授受表现形式高度发达。然而,授受表现对于日语学习者而言,却可谓是一大难点。本论文主要研究了“てもらう”文的“
用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就基准利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利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长短期效应不同。短期里,股市价格与利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利
无论汉语还是日语,关于体的研究都是一个重要课题。迄今为止,已有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问世。很多学者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对汉语和日语的体进行了对比研究。但是,多数是以“夕”
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创新,现如今越来越注重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质疑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对于问题的思考能
图书是学习和科研的重要参考工具,各级基层单位及高校都设有图书馆供相关人员阅读或查阅资料,为师生订阅和借阅提供便利。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信息技术产品应用
万家岭战役又称德安战役。1938年6月至10月间,在武汉会战中,国民党第一兵团总司令薛岳在赣北组织数十万兵力誓死抗争寸土不让,致使日军106师团几近歼灭,这就是令日军胆颤心寒
本文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探讨医学生的职业初衷、职业精神和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号召医学生将个人的理想投身于国家发展战略中,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