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影响作用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xh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支农支出作为政府保护和支持农业的重要手段,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吉林省作为农业资源大省和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农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对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以公共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理论为依据,运用协整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工具,就吉林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测算与分析。本文首先对与论文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按照全国或区域性、分省份进行了初步分类,为后文的分析和测算提供了大体框架和内容参照。其次,对论文的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进行了必要的解释和说明。论文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分析1978—2007年吉林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四个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和相关性,结果显示吉林省财政支农支出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存在中度线性相关,而与粮食总产量是低度线性相关的结论。第二部分,以吉林省东、中、西地区的典型产粮县(市)公主岭市、梅河口市、长岭县为样本,进一步研究财政支农支出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趋势和相关性。第三部分,首先是从全省面上,观察和分析1978—2007年吉林省财政支农支出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1)单位根检验,平稳性分析;(2)协整回归分析;(3)granger因果检验。然后分别从典型县(市)角度继续观察和分析1978—2007年财政支农支出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1)单位根检验,平稳性分析;(2)协整回归分析;(3)granger因果检验。通过分析得出1978—2007年,财政支农支出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存在因果关系,只与粮食总产量具有单向因果关系的结论。论文最后对前文分析的结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紫杉醇(Taxol)通过p38MAPK通路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RPTC)自噬和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RPTC,将脂多糖(LPS)作为诱导剂,紫杉醇作为治疗物,分组进行
混凝土的渗透性是决定其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凝土抗渗性试验中的水渗透、气体渗透、氯离子渗透等三种方法,以及每种抗渗透性试验方法的测定原理进行详细的
目的:探讨围绝经及绝经期妇女取环的影响因素。方法:收治要求取环的患者76例,对取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取环的因素主要为患者年龄、绝经年限、宫颈的萎缩程度、置环的年限、
解决“三农”问题,是建设新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但我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过大,城市化率较低。远滞后于世界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事关我国
“三农”问题近年来一直是我国政府所要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受到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如何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我们需要把“三农”问题的重点放在中部“三农”问题上,中部
现阶段,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非常
随着我国蔬菜生产力的提高,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蔬菜供应也由短缺到供需平衡,并出现结构性过剩,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我国蔬菜质量并未同步跟进,由于农
草原畜牧业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耦合而成的生态经济系统。其最根本的特点就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结合,植物生产与牲畜生产的结合。草原畜牧业的不同的经营方式对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环境相当脆弱的地带,坝上农牧交错带是“京津风沙源地”之一,其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作为地球表层系统最突出的景观标志
<正>分数概念的形成必须经历从过程压缩和内化为对象的抽象过程,学生形成分数概念的过程就是抽象思维逐渐发展的过程。分数概念的多维性决定分数概念教学的层次性,因此,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