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炭的功能化及其多相催化应用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炭具有孔结构可控、耐酸/碱腐蚀及良好导热、导电等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催化领域。基于炭材料表面碳原子共价成键的多样性及π电子共轭结构,纳米炭可通过共价键接枝、杂原子掺杂及非共价键作用将活性组分引入炭基体,从而实现纳米炭基催化剂的制备。针对特定的催化反应体系,纳米炭基催化剂的设计制备需考虑纳米炭的表面化学性质、孔结构及活性组分与炭基体的作用方式等因素,以保证催化剂在实际应用中呈现高的活性、选择性及良好的稳定性。本论文从纳米炭的功能化出发,针对特定催化反应的需求,分别制备了纳米炭共价键接枝、杂原子掺杂及非共价键复合催化剂,并评价了催化剂性能。主要内容如下:
  (1)纳米炭表面的共价接枝可用于手性分子催化剂的多相固载。以多孔纳米炭片为载体,通过重氮自由基加成策略结合“点击”化学及自由基聚合反应实现了金鸡纳碱类均相催化剂(奎尼定-脲、奎宁-方酰胺)的多相化应用。通过靛红亚胺、吡唑啉酮的不对称傅-克加成反应评价固载催化剂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奎宁环的乙烯基为最佳接枝位点,以此得到的多孔纳米炭片固载奎宁-方酰胺催化剂呈现“类均相”催化性能,反应产率及对映选择性分别达到94%及99%以上。固载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5次循环实验后,产率及对映选择性依然保持在90%及98%的水平。本工作首次实现以纳米炭为载体的奎宁-方酰胺催化剂多相化,由于多孔纳米炭表面的相对化学惰性及其对有机底物的亲和性,其固载奎宁-方酰胺催化剂的性能优于二氧化硅及活性炭为载体的固载催化剂。
  (2)纳米炭的杂原子掺杂是另一种以共价键方式将活性位点引入炭基体的途径。基于原位掺杂理念,通过固相机械球磨及高温炭化,将谷氨酸(Glu)及硼酸(H3BO3)直接转化制备B、N共掺杂的多孔纳米炭。机械球磨促进Glu和H3BO3的充分接触,并增强了二者的相互作用,从而有利于B、N均匀分散于炭骨架中。最终纳米炭的B、N含量可分别达到7at.%和10at.%的水平。H3BO3除了作为硼源,还具有自模板造孔作用,增加H3BO3/Glu的摩尔比,纳米炭的孔结构由微孔向介孔转变,比表面积高达940m2/g。以CO2、环氧烷烃的环加成反应评价B、N共掺杂纳米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其活性优于N掺杂炭及N掺杂炭/B4C混合催化剂,较优的活性归因于纳米炭中B、N位点的协同作用。B-N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联表明BN3是纳米炭中活化反应底物的关键活性物种。
  (3)纳米炭的非共价键修饰是一种相对简单的纳米炭功能化途径。通过浸渍法将金属卟啉分子与科琴黑导电炭进行非共价键复合,二者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确保了电催化反应中高效的电子传输,明确的活性组分则有利于电催化性能的评价分析。以电催化CO2还原反应评价金属卟啉/科琴黑催化剂的性能。与铁卟啉及镍卟啉/科琴黑催化剂相比,钴卟啉/科琴黑催化剂呈现较优的CO2还原活性,CO法拉第效率达到92%(η=0.486V),其性能优于钴卟啉的均相催化体系。基于金属卟啉分子结构多样性,合成了氨基取代的钴卟啉,其对应的复合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及稳定性。炭载体孔结构对CO2还原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的比表面积及开放的孔道有利于分散钴卟啉分子,从而呈现更高的活性位利用率。钴卟啉与科琴黑作用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CO2的还原性能,非共价键作用得到的催化剂比共价键接枝催化剂呈现更高的CO法拉第效率及电流密度,这种弱的化学作用保留了炭载体原有的导电网络,从而使炭载体向活性位进行有效的电子传输。恒电位测试了单氨基取代钴卟啉分子不同负载量的CO2还原性能,结果表明Co含量为0.04%时TOFCO达到1841h-1,在更高电位(-0.896V)下,其TOFCO甚至达到4990h-1。
其他文献
利用农业和林业废弃物等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生产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是生物炼制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生物炼制的经济性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水解液中的抑制物等对微生物生长和发酵的抑制,以及微生物菌株难以利用水解液中含量较高的木糖。因此,提高菌株对环境胁迫的耐受能力,并选育高效发酵混合糖的重组菌株,是提高纤维素类生物质生物炼制效率的两个关键问题。酿酒酵母广泛用于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
学位
超分子聚合物网络是由线形或支化聚合物通过可逆非共价键(例如氢键,π-π共轭,金属配位和离子相互作用)的物理缔合而形成的。交联的可逆性为他们提供了可以用作自愈合,刺激响应和形状记忆材料的独特能力。与传统的聚合物和由共价交联的聚合物构成的化学网络相比,由于在温度升高或浓度降低时粘度急剧下降,它们还具有优越的加工和循环利用性能。超分子聚合物网络的潜在应用激发了人们对理解其结构,动力学和流变性质的物理机制
学位
功能化聚合物的合成研究经多年发展,所得到的功能化结构愈加精细且多样。目前,对功能化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子组成和拓扑结构等初级结构都己实现了可控设计,而合成序列结构可控和复杂拓扑结构可控的聚合物逐渐成为了研究重点。序列可控聚合物的合成更是被誉为高分子合成领域的“圣杯”之一。如今应用多种先进的聚合反应方法可以精准调控聚合物的序列结构。其中,活性阴离子聚合(LAP)是最先被报道的活性可控聚合,对聚合物的分
学位
次氯酸(HOCl)和线粒体功能状态与多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策略相关,因此实时检测HOCl和线粒体功能状态对生物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众多的检测方法中,荧光检测法以其极高的灵敏度、良好的选择性、较宽的线性范围、非生物侵入性、低毒性以及可实时检测等等优点,是检测生物体内HOCl和线粒体功能状态的较优选择。在众多的荧光检测材料中,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因其可靶向多种细胞器、成本低、不需预处理、不受外
学位
生物活性小分子如活性氧、生物硫醇、活性羰基等参与生命体内众多生理过程并与一系列病理行为息息相关。因此,对生物活性小分子快速、实时、精准地检测对医学诊断、制药研发以及深入阐明机体疾病发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至关重要。光学成像探针因其非侵入性、高灵敏度、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开发生物活性小分子响应的特异性光学成像探针已成为生命研究的热点领域。本论文从光学成像探针分子设计和识别机理着手,
锂-氧气电池是以金属锂为负极,以空气中的氧气为活性物质的能量储存与转化器件。原则上,它的理论能量密度可与石油相媲美,有望解决当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的难题,因此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的锂-氧气电池仍面临着诸多科学难题,远不能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一般来讲,放电产物Li_2O_2是电子绝缘且不溶的。因此,氧气正极在放电过程中极易被产物钝化,使得体系的实际容量远小于理论值。此外,Li_2O
学位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利用可再生能源将CO2还原成燃料或其它低碳化学品,既可缓解化石燃料短缺问题,亦可减缓由于CO2过度排放而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然而CO2分子具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要实现CO2还原反应需要很高的驱动力。因此,研发高活性和高化学选择性的CO2还原催化剂是实现CO2定向还原的关键所在。近
学位
在过去十几年里,通过脱羧偶联反应以及炔烃的官能化反应来构建碳-碳键和碳-杂键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类反应具有原子经济性高、合成步骤简单、原料简单易得等特点,已成为合成天然产物及药物活性分子的有效方法。但此类反应通常需要使用昂贵的过渡金属且反应条件苛刻。所以,开发一种新型的、条件温和的、无过渡金属催化的脱羧偶联和炔烃官能化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在无过渡金属条件下实现了2-吡啶甲酸类化合物
学位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旨在降低贸易成本,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自2008年8月1日第一条时速1350公里/小时的线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中国高铁在十年间得到了迅猛发展。截至2016年底,按国际标准和中国新标准统计,中国高铁通车里程高达2.3万公里,覆盖了全国53%的城市,总里程超过了世界高铁的60%,使中国成为世界头号高铁强国。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完善了
学位
高分子染料中大分子骨架和发色基团的协同作用,使高分子染料的应用不局限于染色领域,其在非线性光学、液晶显示、光学存储等光电及导电领域都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在武器、切割、光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与此同时,由于激光可对仪器设备、人眼及皮肤造成伤害,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相应的防护措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材料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实现激光限幅,现已成为制备激光防护器件的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