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散文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做为主要的文学体裁之一,其选材丰富多彩,文字短小精炼,情感细腻生动,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交流媒介,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其相关翻译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以功能文体学为理论工具,以《朝花夕拾》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原文和译文的文体对等及所采用的相关策略,以期为鲁迅散文英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功能文体学作为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文体学之一,其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文学作品分析,教学和翻译领域等。经研究发现其理论应用于翻译领域还处于初始阶段,而功能文体学中对文体全面而又有新意的阐释以及功能文体分析的研究方法都有助于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同时有效地指导翻译实践。因此本文尝试用功能文体学理论来分析及指导散文的翻译实践,进一步丰富该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研究,也为散文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主要描写了鲁迅的童年及青年时期的生活和求学经历,文中不仅抒发了作者对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而且也折射出了清末明初社会的各种风俗民情,其思想丰富,语言洗练,富含中国文化,因此在散文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所选的分析译本为中国当代翻译史上久负盛名的“黄金搭档”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Dawn BlossomsPlucked at Dusk。杨宪益为我国当代著名的翻译家,他曾与夫人戴乃迭翻译了大量的经典名著,成功地向外国介绍了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鉴于这本书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文体特征,因此有必要对其译本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拟在功能文体学翻译理论的基础上,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入手,结合其多层次和“突出”的思想,着重对比分析原文和译文中被前景化的语言形式和文体特色。从词汇、句法和语义层面揭示译本概念功能的体现,从词汇、语气、情态等层面反映人际功能的体现。最后,从信息重组和衔接两方面说明谋篇功能的体现。通过对原文及译文细致的文体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概念功能中词汇层突出的文体特征为文化负载词,其中包括生态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宗教文化负载词,历史文化负载词,风俗习惯文化负载词,译者采用直译,音译,意译,替代和增补等翻译方法,在译文中传译出其概念意义;句法层突出的文体特征包括:重复,排比,对照,俚语和引用,译者采用内容对等、形式对应的翻译策略将源语的概念意义传译到目标语中;语义层中突出的文体特征是由各种修辞手段来体现的,其主要包括:讽刺,拟人,明喻,暗喻和拟声,译者在译文中也采用了相应的修辞手段来表达相应的语义特征。文本中人物鲜明的性格特点和内在思想这一文体特征是由人际功能来体现的。根据具体情景语境,译者将原文表达讲话者身份、地位、态度和评价的词汇和句式,在译入语中选用了相应的词语、语气和情态表现了出来。语篇功能中译者通过小句重组及衔接手段的使用,将原文中结构松散随意的散句,在译入文中通过精心安排结构严谨的复合句表达出来,使其更加符合译入语散文文体特征。通过以上结论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这些文体特征时,并非对原文亦步亦趋,而是通过透彻的文体理解,努力发挥其创造性,才将原文的文体意义结构保留。总之,本文通过分析《朝花夕拾》的英译本,着重论证了功能文体学对散文英译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文中所引用的例证不但很好体现了原文和译文的文体特色,而且也证明了功能文体学用于散文翻译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时为理解译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期对后续的散文翻译研究及评介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