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化学氧化剂协同降解养殖水体中氟乐灵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pt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氟乐灵的广泛应用在帮助农业、渔业增产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污染和残留等问题。环境中农药的降解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常用的降解农药的方式有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等。本文在建立养殖水体中氟乐灵含量测量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模拟自然条件下养殖水体中氟乐灵的消解动态,并从多年使用过氟乐灵的虾蟹养殖池塘的底泥中分离得到一株能够高效降解养殖水体中氟乐灵的菌株FJ-01,研究了其菌体、菌落形态并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鉴定,在此基础上研究了 FJ-01菌株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适宜pH、水温、光暗比、接种量以及农药的初始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另外,选择过碳酸钠作为化学氧化剂,研究其与微生物降解方法相结合降解氟乐灵的适宜用量和最佳作用时间。最终以斑马鱼为受试生物分别研究3种不同降解方式的降解产物的生态毒性。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养殖水体中的氟乐灵,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105μg·L-1,加标回收率为82.88%-108.19%,可以较为准确地分析出氟乐灵在养殖水体中的动态的变化。2、氟乐灵在养殖水体环境中有一定的残留效应,开放水体中30天后有34%左右的残留,其消解的半衰期在35天左右。水体中氟乐灵的初始浓度、水体的温度以及光照的时间是影响氟乐灵在水体中消解的主要因素。3、通过观察筛选出的FJ-01菌株的菌体、菌落形态,并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确定FJ-01菌株属于Leucobactersp.。4、结合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Leucobactersp.菌株对氟乐灵降解的适宜条件为:pH6.0-8.5,水温22-30℃,光暗比12:12,接种量0.01%,氟乐灵的初始浓度0.05mg·L-1。5、化学氧化剂过碳酸钠和过硫.酸氢钾对养殖水体中的氟乐灵具有良好的化学降解的效果,0.15-0.30mg·L-1的用量可使初始浓度为0.05mg·L-1和0.50mg·L-1氟乐灵的降解率大于33%,且降解作用主要发生在与水体接触后的5h之内。6、采用0.15mg·L-1的化学氧化剂过碳酸钠预氧化并结合0.01%FJ-01菌(即Leucobacter sp.)的微生物处理,该方法5d内对氟乐灵的降解率高达69.44%-75.87%,降解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的微生物降解或化学氧化。7、生态毒性试验显示微生物降解、化学氧化剂降解以及微生物-化学氧化剂协同降解,这3种降解方式在降解过程中均未引起受试鱼类的死亡,鱼类也未表现出行为异常或形态改变,说明降解过程未形成对鱼类具有急性或亚急性的毒性影响。8、鱼体肌肉组织中SOD和MDA的动态变化试验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3种不同的降解方式对养殖水体中的氟乐灵进行原位净化和降解,在降解过程中没有导致鱼类SOD和MDA的显著变化,没有给鱼类造成显著的氧化损伤。研究表明,化学氧化剂-微生物协同降解是水产养殖水体氟乐灵污染修复的良好途径和方法之一,可为水体中农药的降解开辟一条新途径。
其他文献
为明确黄荆精油及其主要成分作为储粮保护剂的开发利用价值,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泰山黄荆Vitex,negundo Linn.叶片中提取精油,利用GC-MS技术进行了成分分析鉴定,研究了黄荆精
“南方鲇溃疡综合症”是近年来南方鲇养殖中出现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的细菌性传染病。该病具有流行广、发病快、死亡率高等特点,以体表溃疡、肝、脾、肾肿大,腹水和胃肠道充血、
介绍了一种利用转子位置检测器和发电机功角转速测量装置监视发电机稳定性 ,同时配以调速侧电力系统稳定器 ( GPSS)提高发电机静态稳定性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单相接地动模实验
杀虫剂:啶虫脒“一骑绝尘”毒死蜱的价格出现小幅反弹,市场主流报价上调至3.7~3.8万元/吨,部分工厂表示近期的货源偏紧,而下游的采购积极性仍旧较高,工厂方面不得不上调报价,
石油能源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承载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当今,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到各种尖端行业或者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石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也很难想
本文首先阐述了大菱鲆在国内的工厂化养殖情况,对大菱鲆的人工养殖模式、养殖要点、人工育苗等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从生产实践出发,探讨了如今工厂化养殖的利弊。希望能
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是一种集食用、药用、观赏于一身的高值淡水龟类。由于经济开发造成生境破坏以及人为过度捕捞等因素的影响,黄喉拟水龟野生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已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现已成为山东、辽宁两省沿海地区新兴的重要海水养殖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大规模人工养殖的快速发展,病害问题日趋突出,
1991年以来,世界范围内菲律宾蛤仔产量迅速增加,到2002已达到236万吨,成为世界上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其中中国产量占到97.4%,居主导地位。目前世界的菲律宾蛤仔产量中,约90%来
寄生蜂作为天敌昆虫,在害虫生物防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第二代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筛选寄生蜂与寄主免疫互作的关键分子,阐明寄生蜂逃避或抑制寄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