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双床煤气化及富氧煤气化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xys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局面和缺油少气的情况将长期不会改变,许多下游工艺要求以无尘的液态和气体燃料作为燃烧燃料,而天然气价格昂贵。目前,工业燃气行业广泛使用的煤气化技术为固定床煤气化技术,该技术普遍存在规模小污染大的问题。因此,目前迫切需求开发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煤气化技术,满足工业燃气行业的生产需求。本论文在利用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优势的基础上,以提高煤气热值为目标,研究了循环流化床双床煤气化特性及循环流化床富氧煤气化特性。通过基础试验研究确定了循环流化床双床煤气化试验装置的主要参数运行区间。在设计给煤量10 kg/h的试验台上,分析了不同条件下循环流化床双床煤气化及循环流化床富氧煤气化的煤气性质及系统效率的变化特性,分析了两种煤气化工艺的优势操作区间,为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使用电加热立式管式炉、热重分析仪和改造的鼓泡床试验台,对比分析了固体热载体和温度对半焦结构、气化活性及热解炉稀相区产物的影响,确定了热解炉热解方式及对提高煤气品质有利的温度区间。在循环流化床双床煤气化试验装置上,以神木烟煤、大同烟煤、港口褐煤和新疆半焦为燃料,进行了不同空气煤比和蒸汽煤比的试验。结果表明,空气煤比2.1m3/kg时,产品煤气热值为3.53 MJ/m3,冷煤气效率达到42.77%,两者均达到最高值,焦油含量低至0.03 g/m3。继续增加空气煤比至2.4 m3/kg时,可有效消除产品煤气中的焦油。此外,气化剂中通入适量水蒸汽可达到提高热值、消除焦油的效果。当水蒸汽煤比为0.1 kg/kg时,产品煤气中未检测到焦油,煤气热值达到3.58 MJ/m3。通过热解煤气、气化煤气及产品煤气的对比分析得出:高温热解提取挥发分与热解半焦气化制取混合煤气可有效提高产品煤气热值,热解焦油在气化炉稀相区的裂解反应也促进了产品煤气热值的提高。在循环流化床富氧煤气化试验装置上,以神木煤为燃料,进行了不同氧气浓度、气化当量比和气化强度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氧气浓度升高,煤气热值、冷煤气效率和碳转化率均不断增大;氧气浓度40%时的煤气热值为空气气化煤气热值的1.84倍,产气率随氧气浓度增加从2.35 m3/kg降至2.13 m3/kg:气化当量比升高不利于煤气热值的提高,当气化当量比从0.20增加至0.29时,煤气热值从6.04 MJ/m3降低至5.24 MJ/m3:随气化强度增大,煤气中的H2、CO体积百分比下降,系统碳转化率及冷煤气效率也均有所降低。根据不同氧气浓度的试验结果,提出了制氧电耗增加与燃气热值升高导致的收支变化的计算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将收支变化情况划分为三种类型,为工业放大后循环流化床富氧煤气化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判断依据。
其他文献
考察了DO在厌氧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ASBBR)中对厌氧氨氧化反应启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采用高纯氮气进行除DO处理后进入ASBBR时,ASBBR很快以厌氧氨氧化反应为主,运行13d后
问题的提出埃里克森把人生分为八个阶段,老年阶段的主要问题是整合或绝望,实现自我整合的人晚年生活比较充实,对生活满意度较高.未能实现自我整合的人往往会有悔恨、绝望、无
期刊
山西省城镇化发展历程以及现状(1)山西省的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企业的壮大,城镇化比率也在不断升高.山西省也不例外,山西省城乡
期刊
移动机器人气味源定位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主要研究利用配备有气味浓度及其它传感器的移动机器人搜寻事先未知的气味释放源头的问题。该研究涉及传感及信息处理、移动机
当下我国正处在不断变革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种意识形态既相互斗争又相互渗透,各种政治文化不断碰撞又相互融合,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接踵而至,使得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不
1病例报告患者,女,57岁,因右侧下颌、下牙床及耳前部位发作性电击样疼痛3个月到我院就诊。患者入院前在当地医院口腔科就诊,拔除2颗牙齿后疼痛无缓解。口服卡马西平(4片/日)1个
行为金融学理论不断放松甚至抛弃传统的金融学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设,以决策过程中实际人的心理特征为变量,研究金融市场中的资产定价和组合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论体系。从国
在如今的新形势下,社会对会计的专业人士的培养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各高职院校有必要地去培养适应当今社会的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但是由于现在高职院校对于会计专业的
化工设备换热器主要运用于石油化工以及能源方面的行业,化工设备换热器在该行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换热器在石油行业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
文章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在简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背景的基础上,笔者将30年的学科建设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3年,是开展"思想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