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甲骨文中人牲卜辞的整理与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牲”即是殷人以“人”为祭品,进献给先王、先公、先妣和自然神灵。人牲在祭祀卜辞中十分重要,其在所有甲骨组类中均有出现,可知其作为祭品用时之长。在农事、战争、田猎、攘灾等卜辞中都有“人牲”献祭的用例,可知其作为祭品用处之广。此外,“人牲”的称呼和使用方式也十分细致,相当成熟。因此,全面地整理研究“人牲卜辞”对全面了解殷商时期的祭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力求做到人牲整理研究的全面化。依据现存甲骨著录书,根据甲骨刻辞中是否存在祭祀动词、祭祀对象、祭祀目的、共同祭牲等标准,对所有包含“人牲”的卜辞进行整理,共计收集到2367版与人牲相关的甲骨。在认真核对拓片、辞例,查证相关用例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后,梳理出人牲用字44个,其中有15个仅在“烄”祭中出现的人牲字,疑为人牲用字26个,共计70个。在70个人牲字中以女性居多,有43个人牲字字形构造中都有表示女性义的部件。本文力求做到人牲整理研究的系统化。以整理出的“人牲”用字为统领,对人牲卜辞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根据字形、字义,将人牲按照个体身份、处置方式、“烄祭”人牲、疑似人牲分为四个大类,然后每个大类下再细化为若干小类。个体身份可以细化出国族、职事、性别三个亚类。处置方式可以分为杀祭方式与俘获方式两类。“烄祭”人牲与疑似人牲中的人牲字大多卜辞过少,刻辞多残,经过通过与其他人牲卜辞文例对比后,判断其可能为人牲。本文力求做到人牲整理研究的精细化。将人牲按照一定特点分类后,注重从人牲卜辞中发掘信息。首先,针对不同人牲的不同特点,人牲字形的不同结构,依据卜辞对人牲字进行字形、字义方面的分析,保证其可以确定为人牲。再次,根据人牲使用的不同频率,从人牲的来源、用量、用法、祭祀对象等多个方面,对不同的人牲进行针对性的整理研究。比如“羌”卜辞丰富,信息记载全面,可以对羌的使用、来源等不同方面展开详细研究。经整理研究后发现,其来源可大致分为“贡纳”与“抓捕”两类,使用方式也可再细化为“处置动词”“祭名动词”与“意愿动词”三类。最后,针对有需要,且卜辞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为不同的人牲绘制使用情况表,使人牲的各项数据更加直观化、清晰化。本文力求做到人牲整理研究的综合化。通过对单个人牲的研究,发现不同人牲称呼之间的区别,梳理不同人牲间互相交错的关系。整理可知,人牲多来源于俘虏,前期多以国族名、俘获方式称呼。经过分配之后,再以职事之名、性别特征、处置动词等方式称呼。因此,人牲有从为俘虏、担当职事,再用祭于祖先的一个完整的流程,而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称呼。
其他文献
[目的/意义]为深入认知科普视频在不同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扩散模式差异。[方法/过程]选取一个有影响力的科普视频("回形针PaperClip"新冠肺炎科普短视频)和三个代表性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作为研究对象,使用python爬虫技术获取相关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结构、扩散范围、扩散速度和热度变化等方面,对该视频在三个平台的扩散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结论 ]科普视频在三个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中的
辽西走廊处于中原农耕区与东北游牧区、渔猎区的交汇地带。民族廊道内居住的少数民族是民族迁徙与文化交融,文明交流与传播的结果。有史以来,不同族群在长期的民族互动与文化交流中,共同影响、形塑了该区域独特的地域景观。而地域景观不仅是地方性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认识和理解地方性的重要路径。新时代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就要在整体观理念的指导下,将人类文明发展不同阶段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整合起来,并实现其从景观
目的 探究3种不同麻醉方式下实施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2月入住我院的择期中重度痔疮脱垂计划行PPH治疗的患者150例(年龄18~60岁、ASA分级Ⅰ~Ⅱ级、体质量指数18~30 kg/m~2)纳入研究。随机分成3组,C组(单次蛛网膜下阻滞麻醉组)、T组(传统骶管阻滞麻醉组)、U组(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组)各50例。C组予单次蛛网膜下阻
传统纸域司法的数智化变革标志着以“案牍”为通信纽带的传统司法模式转向以“数据”的部署与通信为核心的未来司法模式。这种转向在中国的建设需求表现为形成区块链为核心的司法数据联盟式部署与分散式通信。最高院推动的区块链司法可组织司法权力主体、司法对象及公众成为线上诉讼节点,参与数智司法的数据布控,形成多方线上互信数据体系。数智司法中的技术规则法律化以及信息交互数智化带来司法模式的转变。数智化将彻底改写纸域
采用原位合成法将一维钴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o-PYDC(CP)负载到预合成的TiO2-TiOF2(TOF)上,制备得到复合光催化剂CP/TOF。考察了该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条件下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TCH)的活性,并表征了其物理化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CP/TOF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顺序为5%CP/TOF>20%CP/TOF>3%CP/TOF>10%CP/TOF;在催化剂投加量为0.3 g/L、TCH质
新鲜毛豆剥壳机设计的目的是解放劳动力,实现新鲜毛豆的批量剥壳,安全操作,降低成本并提高毛豆的生产效率。课题组阐述了新型毛豆剥壳机的设计思路与参数要求,设计了毛豆剥壳机的整体结构,分析了毛豆剥壳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功能是通过机械化加工将毛豆壳与豆子进行剥离,并且对坏豆、虫咬豆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筛选分离。仿真结果表明,该新型新鲜毛豆剥壳机解决了传统豆类剥壳机剥壳效率低、机械化程度低、需要人工实时干预、剥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华文化自信的传承和传播显得尤为重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运用巧妙的叙事转换及拓展,对中华典籍进行人格化、情感化、戏剧化的艺术转码,生动地将中华典籍呈现在荧幕上,拉近了典籍与人民之间的距离,也是文化经典当代化传播的一次成功尝试。本文聚焦于该节目的叙事策略,尝试从叙事主体、叙事空间、叙事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创新了影像文本的叙事方式,并探究出“典籍热
针对换流站地下水管泄漏监测定位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一种融云平台数据分析、嵌入式系统及无线通信网络等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化换流站埋地水管泄漏监测定位系统。该系统利用底层的数据采集单元获取换流站埋地水管周边的阻抗信息,经卡尔曼滤波后,通过数据汇集传输单元将信息上传云平台。云端的后台软件基于Mann-Kendall检验法对获取的时序数据序列进行数据突变及趋势分析,从而实现对水管的泄漏检测与定位。模拟实验测试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