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社交网站真的会让人抑郁吗?社交网站使用和社会比较的作用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0496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社交网站已经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群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然而有研究发现使用社交网站可能会导致抑郁。但是不同的社交网站使用行为对抑郁的预测作用可能不尽相同,如社交网站使用方式、社交网站上浏览的内容等。除此之外,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和社会等级理论,社会比较很可能在社交网站使用和抑郁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三个相互关联的子研究,探索社交网站使用对抑郁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社会比较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一通过对331名18-25岁的被试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社交网站使用与抑郁的关系,以及不同情境的社会比较(线上比较、线下比较)的中介作用。研究二和研究三聚焦线上情境,研究二通过对266名18-25岁的被试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社交网站的不同使用方式(主动使用、被动使用)与抑郁的关系,以及不同内容的社会比较(能力比较、观念比较)的中介作用。研究三通过实验法,招募了120名在校大学生,探究社交网站使用中不同的浏览内容(自我相关、无关信息)与抑郁的关系,以及不同内容的社会比较(观念比较、能力比较)的中介作用。三项子研究的结果如下:(1)研究一结果表明,社交网站使用正向预测抑郁。将社交网站使用按不同角度细分后发现:一方面,研究二结果表明,社交网站的不同使用方式(主动使用、被动使用)对抑郁的预测作用不同:主动使用负向预测抑郁,被动使用正向预测抑郁;另一方面,研究三结果表明,社交网站使用中不同的浏览内容(自我相关、自我无关)对抑郁有不同的影响,浏览了自我相关信息的个体与浏览自我无关信息的个体相比,抑郁更低。(2)细分的社会比较在社交网站使用和抑郁的关系中起的中介作用不同:就不同情境的社会比较(线上比较、线下比较)而言,研究一结果表明,仅线上比较在社交网站使用和抑郁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就不同内容的社会比较(能力比较、观念比较)而言,研究二结果表明,仅能力比较在不同社交网站使用方式(主动使用、被动使用)和抑郁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研究三结果表明,仅能力比较在不同浏览内容(自我相关、自我无关)对抑郁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综上,本研究发现社交网站使用、社会比较和抑郁的关系存在领域特异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启发。
其他文献
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从中央的顶层设计逐级贯彻落实,成为中国城市治理的核心指引,作为城市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治理,也应追求这一价值。本文聚焦于探讨贵阳市花果园社区这一超大型楼盘,在面积大、人口多等因素影响下,是如何通过居民的参与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状态,即社区善治的。文章首先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进行学理化解读,引入哈贝马斯的公共空间理论与交往行为理论,以及在媒介传播领域较为成熟的议程设置理论,进行初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开发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国土空间开发层面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要求进一步明确土地利用的适宜性,把空间优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在此背景下,开展“三生”空间适宜性及优化路径的相关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三生”空间指的是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本研究对以往的“三生”空间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后,以城市边缘区——历城区为例,根据土
学位
历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学科。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一直都在强调,历史课程在结构设计上要重视与其他高中课程的关联。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可以多视角地理解和学习本课程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发挥出了课程的整体性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时空观念的培养与历史地理意识的提出,也使得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地理知识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其中运用了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来完成本次研
学位
学位
笔者在斐济南太平洋大学孔子学院担任志愿者期间,发现斐济学生的汉字学习需求明显。笔者通过对南太孔院苏瓦本部社会班进行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以及汉字偏误数据研究来分析斐济学生学习汉字的特点和问题,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通过开展基于拼音输入法的斐济华裔汉字教学实验,希望能够找到一种针对斐济华裔学生的更加高效的汉字教学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斐济本土汉语汉字教学的情况,接着从学生的个人情况、汉语学习态度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