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新建路堤桩板墙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uilong1234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项目的逐年递增,铁路既有线改建及临近既有线新建项目将会越来越多,既有公路铁路的运输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发展趋势,拓宽改造工程势在必行。对于既有线的改建和新增二线,往往实际工程会被地域条件限制,此时便出现了新旧联合支挡的结构,目前针对新旧支挡结构联合作用的机理的研究明显不足,特别是既有-新建桩板联合支挡相互作用机理方面。因此,本文针对中兰高铁基于既有路基支挡结构,新建三四线的路基拓宽项目,采用有限元软件开展数值仿真,对新旧组合桩板墙进行受力分析,研究其受力与变形机理,结论如下:(1)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结合实际工程开展数值仿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于既有桩板墙解析法与数值模拟法计算结果基本吻合,为后续建模工作提供保障,且整体上数值模拟法的计算结果较小,说明解析法更偏于保守,但是过于安全的设计会导致材料用量的浪费。对既有桩板墙的锚固桩进行受弯承载力验算,实际值小于设计值,从而在桩身未达到破坏的前提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2)本文为了研究的新旧组合支挡的作用机理,设计两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别是新桩不接触既有挡土板(非协同作用),与新桩接触既有挡土板(协同作用),在新旧组合协同工作的条件下,既有桩板墙挡土板顶部的侧向位移、支挡桩桩身弯矩及剪力,以及既有挡土板顶部的水平位移均得到了大幅的限制。同时,在协同作用下,新桩与既有桩承担荷载比例接近1:1,而非协同工作条件下的新桩承受荷载不及既有桩的一半,体现了协同工作更能保证既有桩板墙的稳定性。在两种工况下,墙背土压力的大小分布均沿墙背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路基加设土工格栅后,竖向沉降曲线变缓,横向位移变小,土工格栅分担了一部分路基上方荷载,使得新填路基竖向刚度变大,限制了新填路基顶面的沉降量。其中土工格栅的铺设宽度与层数对于治理效果有一定影响,当铺设土工格栅层数与宽度的增加时,路基顶面不均匀沉降的差值越小,且铺设层数与铺设宽度越多,路基顶面沉降曲线越缓,但从材料用量的经济角度出发,应合理进行优化。
其他文献
高温下热量传递以短波红外辐射传热为主,应用近红外反射型/红外辐射型隔热材料可以有效保护基底材料,是高温工业节能增效的有效手段。锰酸钇熔点较高(2067 K),具有较好的近红外
本文以矩形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下栓上焊隔板贯通节点为研究背景。为响应国家装配化发展的号召,大力推进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结构体系发展刻不容缓。传统翼缘与贯通隔板(以下
本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CLEC)为观察语料库,以英国国家语料库(BNC)为参照语料库,从词频和扩展意义单位的层面,即搭配、类联接、语义倾向和语义韵,通过与英语本族语者的比较,分析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中对评价性形容词important的使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在词频层面,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对评价性形容词important的使用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较多使用important,较少使
本文选用Fe、Mn、Co、Cr四种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C(以铁碳合金的形式引入碳元素),使用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了Fe50Mn30Co10Cr10、(Fe50Mn30Co10Cr10)99.8C0.2、(Fe50Mn30Co10Cr10)99
在如今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分布式电源得到广泛关注。逆变器作为分布式发电系统的核心,其控制技术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分布式电源的容量通常较小,
现代工程中的各种结构都朝着精度高、自重轻、体积大的方向发展,结构的复杂动力学特性研究变的尤为重要。在实际工程领域中,使结构系统产生振动的振源常常是随机振源。故此需
随着能源与环保问题愈发受到重视,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成为必然趋势。家庭能源路由器有利于对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合理利用,而混合储能系统能够使家庭能源路由器维持高效稳定运行。
足细胞的损伤和丢失是慢性肾小球疾病和进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采用干细胞来治疗足细胞损伤已取得一定进展。为了深入考察输注到小鼠体内干细胞的分布及聚集情况以及干细胞
癌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对人类生命构成严重威胁。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突破降低了癌症诊断、临床治疗和预后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成本。整合多组学高通量数据,让癌症研究系统且全面的分析成为了可能,癌症生成过程也得到了更深层次和更完整的研究。从遗传学的角度分析,癌症的产生是基因突变不断选择、累积的结果。因此,通过整合多组学数据挖掘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和驱动癌症的基因,成为研究癌症致病机制的热点。本文提出了两种识别驱动基因
近年来,随着远距离大功率高压输电技术的迅速发展,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逐渐成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HVDC)所用换流器中的主流拓扑。子模块之间相互级联的模块化结构使得M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