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炼山造林后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及土壤C、N、P特征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z06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特有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维持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长期生产力等问题是当今生态学的热点问题之一。炼山造林是我国南方杉木人工林经营的基本措施,炼山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尤其是对林下植被和土壤的理化性质的影响,是衡量炼山造林对杉木人工林持久生产力影响的重要依据。本文选择中亚热带杉木中心产区湖南省会同县炼山造林后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炼山后不同年龄阶段(3a、7a、17a、25 a)的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林下植被和土壤C、N、P的特征,探讨了炼山造林对杉木人工林的长期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在调查的5个杉木人工林林分内共出现林下植物总物种数为194种,分属于78科,142属;其中,对照样地共有林下植物72种,分属于36科59属,以蔷薇科、茜草科为主;炼山造林后3a共有林下植物88种,分属于46科79属,以禾本科、茜草科为主;7a共有林下植物60种,分属于43科56属,以蔷薇科、桑科为主;17a共有林下植物76种,分属于52科64属,以鳞毛蕨科、蔷薇科为主;25a共有林下植物68种,分属于45科63属,以禾本科、虎耳草科为主。(2)灌木的植株密度在炼山造林后7a达到最大值,随后降低;草本在炼山造林后3a达到最大值,之后随林分年龄的增大而减少;藤本的株数密度基本不变。灌木的平均高则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而增加;草本平均高在7a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降低;藤本则呈下降趋势。林下植被的盖度,在17a以前,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减小,到17a后,有增加的趋势。(3)炼山造林后的林分与对照样地中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的优势种不尽相同,同一个物种的重要值存在明显差异。菝葜、大青、山苍子是灌木优势种;狗脊蕨、鱼腥草是草本优势种;广东蛇葡萄与绵毛猕猴桃是藤本植物优势种。(4)炼山造林后林下植被的Jaccard相似度指数相对较低,均小于55%。与对照样地比,随林分年龄增大,Jaccard相似度指数增加。灌木、草本、藤本植物的Jaccard相似度指数均在炼山造林后25a时达到最大值,藤本植物的Jaccard相似度指数略高于灌木和草本。(5)灌木的物种丰富度在炼山造林后3a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草本的物种丰富度在炼山造林后3到7a期间降低,在炼山造林后17a再度上升,之后又开始小幅下降;藤本植物变化不大。灌木的Simpson和Shannon-Wiener指数随林分年龄增大而下降;草本植物则先上升后下降,在17a时达到最大值;藤本植物变幅不大。灌木的均匀度指数始终保持下降的趋势;草本则先升高后降低,在17a时达到最大值;藤本植物先降低后升高,之后大幅下降。(6)炼山造林后初期林下总生物量猛增,在7a时达到最大值(23.65 t·hm-2);灌木生物量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大而减少,17a时达到最低值(0.18 t·hm-2),之后开始小幅上升;草本与枯落物层生物量在7a时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枯落物层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最大,为44.4%--69.9%,灌木最低,为1.9%-37.0%。(7)受采伐的影响,炼山前后,土壤pH值较小。炼山使土壤pH值略有上升,但影响不显著,造林3a后,pH值增加了33.7%。炼山对土壤容重的影响不显著。短期内,炼山显著降低了0-10cm层土壤有机碳的含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有机碳逐渐增加。炼山后土壤两层全N的含量均小幅下降,炼山造林后逐渐上升,17a时达到最大值。炼山后土壤两层的全P含量有所增加,但不显著,炼山造林后7a、17a、25a土壤两层全P含量显著高于炼山前。
其他文献
目的:(1)研究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anion,O2-)对大鼠肠系膜阻力血管内皮细胞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 derived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HF)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引起的血管舒张
植物与传粉者的关系并非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包含很多进化生物学的内容。传粉生物学研究为我们理解植物进化的一些关键问题,如生殖隔离、物种形成、适应进化等提供重要证据。兰科
学位
利用地上整体观察取样和根系分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秋眠级数春播苜蓿的根系形态特性进行研究。苜蓿的秋眠级数是苜蓿引种工作的首要考虑指标,本试验认为苜蓿的秋眠性与苜蓿的抗寒性有密切关系,但苜蓿的根系形态、鲜草产量没有与其秋眠级别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品种间根颈特性差异明显。根颈入土深度,根颈直径,根颈分枝数,分枝直径在生长当年增加最明显;二级根颈至苜蓿生长的第二年第二茬才出现;根颈入土深度随秋眠级数的
去除转基因植物中的选择性标记可以减轻标记基因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能降低人们对转基因植物的担忧。为了获得无选择性标记的转基因大豆,我们对一种可化学诱导的Cre/loxP位点特异性DNA重组体系pX6-GFP载体进行改造,将其G10-90启动子替换成为大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952,构建出新的p952-GFP载体。将p952-GFP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转入大豆子叶节中,获得转基因植株。在5μM/Lβ-雌二
本研究对甘蔗花叶病在广西蔗区的发生情况进行系统调查,明确引起广西蔗区甘蔗花叶病的病原,并收集不同组合的甘蔗杂交种子,研究甘蔗种子对病毒病的传播性,为甘蔗资源的培育提
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工程纳米材料,近年来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生物医药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经聚乙二醇修饰的氧化石墨烯(GO-PEG)能够显著增加稳定性、提高了生物相容性。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作为一种经典的模式生物已经广泛应用于纳米毒理学的研究。鉴于表皮生物屏障抵抗纳米材料毒效应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探究了表皮屏障
学位
可移动元素是基因组中Junk DNA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让我们认识到这种重复序列对生命多样性的推动作用和对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本文对L1编码蛋白k-字频数的分布
牛角由额骨的骨质突与特化的角质外壳构成,是皮肤的衍生物。角发生于胎牛额部角原基,资料显示,角原基约在胚龄70~100天时出现。角原基的形态发生过程与其它皮肤衍生物相似,是上皮
本文研究了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细根生物量的季节动态、生产力和周转率,不同演替阶段细根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演替阶段细根养分含量的季节变化、细根养分库特征及养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