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盖和施肥条件下新添加秸秆碳腐解及在土壤团聚体中残留的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du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秸秆还田是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是秸秆碳等外源碳在土壤中固定的主要场所。秸秆碳在土壤中的周转固定主要依赖于土壤微生物作用。目前,有关秸秆碳在农田土壤团聚体中的固定转移研究较多,然而,关于地膜覆盖(以下简称“覆膜”)和施肥条件下秸秆碳的腐解、微生物对秸秆碳的利用和秸秆碳在土壤团聚体中残留尚不太清楚。本研究基于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通过向土壤添加13C标记的玉米秸秆,测定土壤中来源于秸秆碳的含量及其团聚体中秸秆碳的含量,分析微生物对秸秆碳的利用,探讨覆膜和不同施肥条件下秸秆碳在土壤中的腐解及其在土壤团聚体中的残留。本研究选择裸地(不覆膜)和覆膜条件下四种不同施肥处理,即不施肥(CK)、单施中量氮肥(N2)、单施中量有机肥(M2)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M1N1)处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覆膜条件下各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低于裸地条件下对应施肥处理,说明覆膜能够加速SOC分解。秸秆加入土壤180 d后,覆膜下CK、N2、M2和M1N1处理土壤中13C-SOC含量分别为0.32 g kg-1、0.29 g kg-1、0.30 g kg-1和0.29 g kg-1;裸地下对应处理土壤中13C-SOC含量分别为0.35 g kg-1、033 g kg-1、0.31 g kg-1和0.30 g kg-1。不同覆膜和施肥条件下,SOC中来源于秸秆碳(13C-SOC)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不断降低。培养期间,覆膜土壤秸秆残留率低于裸地土壤。秸秆碳在CK处理土壤中残留率最高,裸地和覆膜土壤中平均分别为53.25%和48.02%;M1N1处理中最低裸地和覆膜土壤中平均分别为33.99%和28.95%。(2)添加秸秆使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增加,而MBC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而下降。M2和M1N1处理显著(P<0.05)增加了土壤MBC含量。同一施肥处理土壤MBC含量覆膜>裸地。覆膜M2处理土壤MBC中来源于秸秆碳的(13C-MBC)含量最高,平均为71.09 mg kg-1;裸地M1N1处理土壤13C-MBC含量最高,平均为57.60 mg kg-1。覆膜和裸地条件下CK处理13C-MBC含量均最低,为29.8841.56 mg kg-1。培养180 d后,M2和M1N1处理土壤13C-MBC含量显(P<0.05)著高于N2和CK处理。(3)秸秆碳首先在0.251 mm团聚体中富集,分别占团聚体有机碳的3.64%9.45%而>2 mm和12 mm团聚体中秸秆碳含量较低,占1.60%3.03%。随培养时间延长0.251 mm和<0.25 mm团聚体残留秸秆碳含量降低,而>2 mm和12 mm团聚体中秸秆碳含量随时间延长增加,说明小团聚体利于外源碳分解。覆膜<0.25 mm团聚体残留秸秆碳含量在M2和M1N1处理中较高;0.251 mm团聚体残留秸秆碳含量在CK处理最高;12 mm团聚体残留秸秆碳含量在N2处理土壤中含量最高。裸地与覆膜相比,覆膜使土壤团聚体中秸秆碳含量降低。(4)覆膜和施肥使团聚体中秸秆碳储量随时间逐渐向大团聚体中转移。0.251 mm团聚体中秸秆碳储量最高,是储存秸秆碳的主要粒级,12 mm团聚体中秸秆碳储量最低。N2处理在覆膜条件下的0.251 mm团聚体中秸秆碳储量显著(P<0.05)低于对应裸地土壤。>2 mm团聚体中秸秆碳储量在M1N1处理土壤中最高;12 mm团聚体中秸秆碳储量在N2处理中最高,团聚体所占百分数最大;0.251 mm和<0.25 mm团聚体中秸秆碳储量在CK处理中均最高。综上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秸秆碳0.251 mm团聚体中含量较高,是团聚体残留秸秆碳储量最高的粒级,对秸秆碳的富集和保护能力强。覆膜和施肥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和种类,促进秸秆碳在土壤中的腐解,减少土壤中秸秆碳残留量。因此,覆膜和施有机肥有利于秸秆碳的腐解,利于农业土壤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土壤中稳定的团聚体为碳的固定提供良好的物理保护,同时土壤中的碳又会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在长期稻草和生石灰添加介导的设施内土壤中二者的变化特点及其对番茄产量、品质
近年来,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快速发展,节点定位技术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之一,逐渐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并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节点的位置信息是无线传感器
随着经济增速的逐步放缓,我国不得不将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过去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内容就是要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意识和行为。在我国转型升级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由数量众多,具有无线通信和自主计算能力的微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智能自治测控网络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WSN巨大的应用
无线网络应用日益普遍,用户对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个网络节点能力有限,其在信号的传输质量和网络吞吐量方面,都难以保证用户的高标准需求。一方面,无线信道中的信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太阳能电池,主要由吸附了染料的TiO2光阳极、电解质和对电极组成。其中TiO2光阳极承担吸附染料分子,传输电子等作用。因此TiO2光
作为“外行人”亲自参与我国司法实践的一种尝试,人民陪审员制度将普通公民的智慧与司法机关的审判实践经验相结合,在促进司法民主、司法公正、强化司法公信力、公民监督权、
激光三角测距法作为一种非接触型的测距方法,使用率越来越高,具有精度高、测距实时性好、操作方便等优点。对激光三角法的测距原理进行研究后,设计了一种可以根据温度进行数据补偿的激光三角法测距系统,并对这个系统进行实验和数据分析。首先对激光测距理论进行了分析,将三角法测距理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对激光三角法中的直射型和斜射型这两种测距法进行了对比。直射型激光三角法结构简单,对被测物表面没有太高要求,设计过程
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传感器网络和RFID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技术已经实现了从概念到实际的转变,这其中关键的技术是中间件技术,而物联网中间件的
法律援助是国家对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司法救济的一项基本人权保障制度,体现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基本原则。实践中,政府所供给的这种具有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