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服务的地震应急数据与服务共享的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F308440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地震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导致房屋倒塌、生命线工程破坏,继而可能引发水灾、火灾及疾病等次生灾害,使人们的基本生活条件及正常社会功能遭受进一步的破坏。   国家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地震应急数据与服务的应用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地震应急信息的发布和查询是通过传统的WebGIS实现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应急数据的共享,但是无法实现跨平台,无法实现异构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开发、调试和维护困难,功能资源不能共享。因此,本文研究并应用了面向服务的空间信息共享技术,希望使得各部门能够有效的浏览和使用地理信息,更便捷地加载专业信息,从而快速搭建应急服务,以便于降低成本和技术复杂度,促进信息孤岛现象的解决。   本文首先研究了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及其相关的技术规范。基于Web Service的面向服务技术已经成为WebGIS发展的趋势。面向服务的分布式GIS把地理空间数据和功能封装为Web服务,具有跨平台、跨网络、跨语言,服务聚合等特点。接着介绍了GIS的Web服务规范和基于Web服务的ArcGIS Server软件的体系架构。   其次比较了现有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模式,展现了基于Web Service的空间信息共享模式的优势。研究了基于Web Service的空间信息共享架构,总结了基于ArcGIS Server的空间信息共享的特点,详细阐述了基于ArcGIS Server的地震应急数据与服务的共享方法。   然后进一步的探讨了AjaX的技术原理和特点,以及在.NET中的实现过程。研究了基于ArcGIS Server和.NET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和技术方法。阐明了在ArcGIS Server的开发过程中图形对象的转换方法和安全机制。   通过对系统的总体功能和设计目标分析,进行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和功能模块的划分,并最终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08作为开发工具,基于ArcGISServer和.NET技术开发实现了系统的功能模块。证明了本文提出的面向服务的共享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最后论文总结了研究结果,并展望了接下来的研究工作。本文将Web服务与ArcGIS Server引入到地震应急信息共享的研究中,为应急数据与服务的共享和集成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基于ArcGIS Server和.NET技术开发的原型系统实现了基本的数据与服务共享,对于地震应急信息的共享研究具有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地幔中存在各种尺度的不均匀性。其中以浅表岩石圈和深部D”区域的不均匀性最为显著。大陆岩石圈和海洋岩石圈间的差异是地球浅表最显著的横向不均匀;D”区域的不均匀包括尺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要求广播媒体不断提高自身技术与节目质量。而作为广播媒体节目制作基础的采访环节更显重要,因为记者采访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到广播
河草坑地区位于武夷山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处于大富足复式岩体的西部边缘,该带同时也是我国一条重要的铀成矿带,具有优越的铀成矿地质条件。经前人勘查找矿,揭露的矿体主要集中
地脉动蕴含了丰富的地球物理信息,本论文在前人利用地脉动速度记录进行频谱研究的基础上,对地脉动资料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分别选取四川、青海、甘肃台网中心宽频带地震
磁层亚暴是磁层中巨大能量的释放过程,包括电离层亚暴、极光亚暴、磁亚暴和热层亚暴,可引起整个磁层和电离层的剧烈扰动。磁层亚暴约每天发生3-4次,每个磁层亚暴释放的能量相
本文阐述了变电站程序化操作的要求,着重探讨了利用时间层智能设备、程序化操作服务器以及当地后台调度主站实现程序化操作三种实现程序化操作方案,其中利用间隔层设备实现程
动态应力触发主要是指大地震快速破裂所激发的地震波传播到某些处于临界状态的高应力区而引起的地震事件。1992年兰德斯7.3级地震后在美国西部许多地区都观测到了动态应力触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由空间环境扰动导致的粒子辐射效应的研究也更加深入。由于受到工程条件的限制,现实情况下不可能对卫星舱内每个点的电离辐射剂量进行探测,因此,对
学位
学位
大气风场和温度场的研究是认识中高层大气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位于中低纬度的地基雷达探测的风场和SABER/TIMED卫星探测的温度和压强,研究了中高层大气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