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滴撞击过程数值模拟及其传热特性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滴撞击液膜是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液滴撞击对液膜有显著的扰动作用,液膜扰动对换热面的流动换热有重要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液滴撞击壁面现象对剖析薄液膜的传热特性及其工程应用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也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建立了液滴撞击换热壁面的VOF物理模型,采用PISO算法对VOF物理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液滴大小、撞击位置、撞击速度、撞击频率等因素认识液滴撞击所产生的水花现象,以及流体动力学特征和传热特性。具体结论如下:针对液滴撞击水平换热壁面,确定3种不同的液滴直径、2种不同的下落撞击速度、2种不同的液滴水平间距和2种不同的液滴垂直间距。计算结果表明,液滴撞击液膜后产生水花现象的机理主要由液滴的冲击力、液滴重力、惯性力和压力梯度协同引起的,液滴冲击动量越大,水花高度和水花直径越大。液滴撞击速度从1m/s提高到2m/s,整个传热表面的平均换热系数提高了40.88%。如果液滴直径从1mm分别增大到2mm和3mm,整个传热表面的平均换热系数则分别提高了19.35%和32.43%。当多个液滴相邻水平间距超过水花直径时,整个传热表面的平均换热系数相差了22.61%。如果液滴分别以高、低频率撞击水平换热壁面时,整个传热表面的平均换热系数相差了24.67%。针对液滴撞击圆管换热壁面,数值模拟了5种不同位置的液滴撞击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只有当液滴撞击点位于圆管壁面顶端0°位置时,所产生的水花高度、水花直径、速度场和压力场才呈现一定的对称性,其他角度的撞击特征均为非对称性。液滴撞击圆管壁面角度从90°到0°,对液膜造成的扰动逐渐增大,整个液膜表面的平均换热系数提高了大约54%。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推进和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人民币汇率越来越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政治的影响。201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增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创新。企
纤维素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溶解浆是一种高纯度化学浆,具有纤维素纯度高、杂质含量少等特点,可用于生产粘胶纤维、醋酸纤维、硝化纤维等纤
随着环境压力的迫在眉睫以及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现在全球范围内对于发动机NOx的排放的要求愈发严格,在当下净化发动起排放废气的方法中,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被广为采用的净化方式,这种处理方式对与温度有最低限值要求,但是在城市实际运行时,由于柴油机频繁处于启停的低负荷工况下,导致车辆的排气温度很难达到SCR后处理的所需的最低限值。本文改进了一台SD2100TA型两缸柴油机的配气机构,加装了基于
本文主要介绍了学位音乐会的设计理念,古诗词、艺术歌曲、歌剧以及民歌是本场音乐会划分的四大板块。主要从音乐会整体构思、对曲目及其风格的理解、如何表达和诠释作品以及演唱感受四大章节进行论述。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因其热效率高和结构紧凑而著称,在太阳能光热发电领域具备巨大的应用潜力。而太阳能资源通常分布在干旱、缺水地区,干式冷却是光热发电系统最实际的选择,但其热电转换效率受环境温度影响显著,两者呈负相关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使用高临界温度的CO2基混合工质有望成为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光热发电系统的可行解决方案之一。为此,本文以额定输出功率50MW的干式冷却超临界再压缩布雷顿循
本文利用2010-2017年AERONET地面观测资料和2003-2018年MODIS和MERRA-2数据对西亚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和质量浓度特性进行了研究。论文基于AERONET产品给出了西亚10个站点多个气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一
溶液除湿空调通过空气与易吸湿的溶液直接接触,空气中的水分被溶液吸收实现除湿,与传统空调冷凝除湿方式相比,不需要将空气温度过冷到露点温度以下再加热升温,能耗低;而且易于实现分区控制和全热回收,热舒适性好,有较大的推广应用潜力。本文针对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的重要设备除湿器,采用数值模拟和正交试验优化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内冷方式下LiCl溶液竖直降膜除湿过程的传热传质特性。为实现对除湿过程中除湿效果和溶液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特别是随着大量的水利工程、水保工程和水资源调度工程的实施,流域下垫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流域天然水文时间序列的一致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
云南高原位于我国西南偏远地区,呈现出较为清洁的大气环境特征。由于云南紧邻东南亚地区的独特地理位置和近年来西部发展,云南高原城市的大气环境问题渐渐凸显。因此,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