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干草麦角固醇近红外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ly_bir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红外(NIR)光谱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快速检测物质中有机物的方法。本文对紫花苜蓿干草的麦角固醇(一种表征真菌生物量的物质)进行了NIR模型的构建,旨在通过预测紫花苜蓿干草中麦角固醇的含量,达到快速检测真菌侵染的目的。试验采用人工发霉制样及全国采样的方法获得两组代表性样品,对于每组样品,四分之三的样品用于建模,四分之一的样品用于对模型的检验。采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麦角固醇含量并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选择建模光谱区,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化学测定值和近红外光谱值进
其他文献
本试验首先以11个不同品种的谷子为材料,在种子萌发期通过18%PEG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测定某些生理指标来评价谷子萌发期的耐旱性。然后选取抗旱性和敏感性的品种,对其进行种子萌发期、幼苗期和大田成熟期的抗旱性鉴定及评价。通过测定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种子萌发42h内内源激素的含量及对赤霉素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的分析来研究干旱对谷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PEG模拟干旱条件下,测定
学位
本试验于2012-2013年在山西农业大学旱地小麦闻喜试验基地进行。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配施氮磷肥对0—300cm土壤蓄水量、植株氮素吸收积累特性、品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试图探索最佳覆盖方式和氮磷肥配施,为旱地小麦高产、稳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休闲期深翻覆盖配施氮磷肥对土壤蓄水量的研究表明,旱地小麦播前0—300cm土壤蓄水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160cm
学位
玉米的生长状态和积温息息相关,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所有因子中≥10℃积温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较大,特定区域玉米是否适合种植最重要的指标看是否能达到玉米品种各生育期积温要求,根据玉米品种积温特点,合理布局玉米种植,会达到最佳产量,从积温应用方面增产,不同熟期类型玉米品种与不同生育阶段积温需求量的研究已成为玉米栽培与耕作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本实验通过2012年至2013年对山西省277种不同熟性玉米品
学位
为了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白羊草,为白羊草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山西省10个不同居群的野生白羊草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对其农艺性状、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分别进行了比较,其结果如下:10个不同居群白羊草都可以顺利完成生育期,其中芮城、襄汾、平定、临汾和方山居群的生育天数较长(146-169d);原平、沁源、阳高Ⅰ、太谷和阳高Ⅱ居群生育天数较短(119-138d)。10个
学位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以晋谷21号和农大1号为试验材料,选用硼酸、硫酸锌两种微量矿物质元素,分别设置4个浓度梯度和一个清水对照,在谷子灌浆期进行叶喷施。测定喷施后谷子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硝酸还原酶等生理特性的以及产量的变化,本实验在探究谷子灌浆期微量矿物质元素对谷子生理以及产量的影响。为硼酸和硫酸锌在谷子生产应用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灌浆期叶面喷施适量
学位
为了研究播期和密度对谷子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以农大10号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通过对群体光合指标的研究,从而选择出最佳的播种时期和密度组合。主区为播期,裂区为密度,试验通过对谷子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旗叶叶面积等光合指标,谷子植株氮素积累、谷子籽粒氮素积累以及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营养品质指标的测定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谷子光合指标的影响。不同播期对谷子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学位
本试验于2012-2013年在山西农业大学旱地小麦闻喜试验基地进行。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配套施肥、播种方式对0-300cm土壤蓄水量、植株氮素吸收积累特性、品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探索不同栽培措施对旱地小麦根系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建立旱地小麦“三提前”技术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主要结果如下:(1)休闲期耕作对旱地小麦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深松模式较农户模式能提高越冬到抽穗
学位
本试验于2012-2013年在山西农业大学旱地小麦闻喜试验基地进行。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配套播期播量对0-300cm土层土壤水分变化、植株农艺性状、植株氮素吸收累积、产量及其组成和籽粒蛋白质的影响,试图探索在在“三提前”基础上,休闲期进行不同播期播量来探索“三提前”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最佳播期播量,为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旱地小麦休闲期耕作可提高0—100cm和1
学位
干旱是限制大豆生产的主要逆境因子,研究大豆耐旱性是目前作物遗传育种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以192份大豆核心种质为材料,模拟两种处理(干旱胁迫和正常供水),对水旱条件下的气孔相关性状和3个生育时期的SPAD值进行测定,同时利用97对大豆基因组上均匀分布的SSR标记对山西大豆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进行分析,并挖掘与上述表型性状显著相关联的位点。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采用形态、地理和38对核
学位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冬小麦、夏玉米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本文研究了旋耕、免耕、秸秆全量还田组合耕作措施与化肥、有机肥、秸秆组合施肥措施,对廊坊地区砂壤土农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农田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秸秆全量还田有利于土壤扩蓄增容,提高土壤耕层含水量、土壤贮水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冬小麦水分满足率,降低农田水分亏缺量,调节农田水分平衡,降低夏玉米土壤水分无效蒸发,使水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