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明式家具类型的茶家具设计系统研究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lzh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与茶有关的家具,在唐宋两代以具列、都篮、交床、茶床的名称被记载和描绘,在明代少见于记载却可见于明代文人画中,在王世襄所列明式家具分类中也未见有与茶相关的家具,我们最为熟悉的茶几则是始自清代,因此可以说,历史上并没有给茶家具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通过考察“茶”家具的服务对象传统茶艺的程序及所涉茶器具,分析明式家具在明代文人茶事活动中存在的诸如导水、防水功能与人因等方面的问题,从中推导出茶家具应有的区别于一般家具的专属性,以“服务于茶艺,具备文化与功能双重专属性,包括坐、承、庋具的系列化家具”来界定茶家具。茶家具的双重专属性为其自身指出一条从传统到当下的设计之路,以明式家具及其在明代文人茶事中的作用作为茶家具设计系统研究的起点。建构并阐述以类型为核心的家具系统与以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超环境系统,以相关案例论证其有效性与合理性;以家具系统观与类型学的概念,分析来自系统环境如宋元建筑,以及系统内部如两周时期的禁、俎、案等漆木家具在明式家具类型的形成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阐明类型在此过程中的意义与作用;归纳出“妍·华”、“灵·秀”、“素·穆”三类明式家具的审美意象,分析它们对于当下茶家具设计的意义,指出由传统礼仪的内涵与规范而生的对美的追求是明式家具美的根源,这种美是时代与传统规范的产物,是明代文人审美意识的陶冶与匠人的匠心独运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合理的榫卯结构与成熟精良的工艺相结合的产物,而绝不是某个天才凭一己之力一蹴而就的产物。茶家具设计需创新求变,其路基本有二:一为在传统中求变;二为在传统之外求新。茶家具设计创新需在传统中求变,需在“先前进行过大量传统实践的地方”中寻求创新。在此基础上,以家具系统为基本框架,以明式家具类型为核心建构茶家具设计系统,摒弃明式家具辉煌成就中的自然之殇,以守“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抑制就是表现”的东方艺术性格,以“天工开物”为理念;以茶家具的文化与功能专属性建构为系统的基本原理;阐述茶家具设计系统是一个集文化与文明要素于一身的系统;以类型提取—类型还原—形态生成的类推设计为设计方法,以贯通传统与当下的脉络,实现茶家具设计在传统中求变的要求;以器物生态学建构以茶艺为主题,由空间、茶器具和茶家具组成的相对封闭的工作网,分析彼此间存在着的概念与物质上的联系,指出茶汤、茶器具、茶家具、茶空间各自的品质,会对彼此的乃至工作网的内涵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要求进入工作网的器物接受茶艺的定位;运用考古类型学中器别、型别的概念,以圈椅为例,解析茶家具设计中形式语言时代特征分析的方法,指出时代的进步当以家具的文明程度来衡量,其形式语言当属文化范畴,不应以文明程度的先进与落后来加以取舍与鉴别。该系统可为茶家具设计提供有效且具可操作性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其他文献
<正>盖达尔·阿利耶夫文化中心将成为阿塞拜疆巴库市一个重要的城市场所,并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地标性建筑。文化中心包括一个可容纳千人的大礼堂、会议厅、一个图书馆和博物馆
品牌知识是消费者视角的品牌资产的核心要素。本文在回顾国际上品牌知识研究成果之后,指出建构、描绘中国消费者品牌知识存在的挑战性和价值。本研究在京、沪、穗三地实施消
指出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Web2.0时代的数字知识资产管理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在对中国、美国和欧洲区块链数字知识资产管理平台分析的基础上,厘清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包含数字知
<正>在复习电学实验时,如果要测量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本身的电阻,学生感觉就比较困难.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搞清楚这些电表的本质,对电表比较陌生,往往"谈表色变".其实电表本
自从我国的主板上市公司需要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以来,人们发现在审计过程中,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流程相似,存在相互借鉴的可能,并且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后,审计费用的增高
质证是司法证明的基本环节,同时又是庭审活动的必经程序。其对于法官正确认定证据、保障控辩双方实现自己的诉讼主张、以及对随后法庭辩论的进行等方面发挥着有利的作用。质
目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全球人类的健康,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发展使心脏疾病的治疗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罹患心脏疾病的比例和就诊率逐年升
<正>《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通篇洋溢着作家史铁生对母亲的无尽怀念和对母爱的深情赞颂。在一个晴朗而有些湿润的早晨我给学生印发了这篇文章。
近五年广东高职院校教师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党员发展状况调查表明中共新党员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在新党员中的年龄结构方面,民主党派中青年和中老年教师占了绝大多数,而中共方面
中小学校园欺凌案件频频发生,并朝着伤害程度加深、方式更隐蔽等方向愈演愈烈,对学生造成了身心持久伤害。治理校园欺凌离不开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密切联系与积极配合。打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