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环内钉棒系统治疗骨盆骨折的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t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项目拟通过对正常骨盆解剖研究,开发设计一种适合国人的新型骨盆全内支架固定系统,分析其力学稳定性,并在临床中探讨基于骨盆环内固定理念的钉棒系统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在骨盆后环损伤的新的固定模式,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测量正常骨盆解剖学数据,设计、制备骨盆全内支架。采用接骨板加骶髂螺钉、前环内支架加骶髂螺钉、前后内支架固定和环形全内支架固定骨盆骨折有限元模型,用有限元方法考量其应力分布和稳定性。提出基于骨盆环内固定的新型骶髂三角固定技术(ITO),在骨盆数字模型上分析ITO可行性和螺钉兼容率,构建骨盆骨折有限元模型,依次采用两枚经骶贯穿髂螺钉(TTS),三角固定(TOS)及ITO固定,用有限元方法考量其应力分布和稳定性。临床回顾性分析新型ITO固定与传统骶髂关节螺钉固定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骨折愈合时间、复位质量和Majeed功能评分。临床回顾性分析应用S2AI螺钉固定技术治疗的18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资料,评估S2AI螺钉置入的的准确性、并发症、临床效果。结果设计出新型骨盆全内支架系统,并构建正常骨盆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全内支架应力分布较均匀,有较好的静态力学稳定性。新型ITO固定中的经第2骶骨翼髂骨螺钉(S2AI)与S2骶髂螺钉理论上兼容率为94%。有限元模型中,在整体相对位移TTS组最小,ITO组居中,TOS组最大。临床研究总共35例骶骨骨折纳入研究,末次随访时ITO组(15例)和骶髂螺钉组(20例)在骨折愈合、复位质量、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骶髂螺钉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优于ITO组。临床研究纳入18例患者使用S2AI螺钉固定技术,18例共置入21枚S2AI螺钉,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2例S2AI穿破髂骨皮质;骨折复位质量:优9例,良7例,可2例。术后2例出现切口部位浅表感染,无内固定物突出、断裂或松动等。结论:成功开发出新型骨盆全内支架固定系统,通过有限元分析应力分布较均匀,有较好的静态力学稳定性,可有效固定Tile C1.3型骨盆骨折。新型ITO固定在理论上具有良好的安全适配性,在Denis Ⅱ型骶骨骨折模型上生物力学稳定性略逊于两枚TTS但优于传统TOS,可作为骨盆后环损伤治疗的一种新方法。新型ITO固定技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不干扰腰骶活动度、创伤小、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可早期负重优点,可以作为单侧垂直不稳定骶骨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案之一。S2AI螺钉固定技术可灵活应用于多种类型骨盆后环损伤,可对骨盆环和腰骶结合部提供坚强固定,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本质是慢性炎症性疾病。研究发现,许多炎性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而一些细胞因子可以直接参与调节细胞内胆固醇的代谢,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促进或者抑制的作用。半乳糖凝聚素-3(galectin-3,Gal-3)主要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分泌,它是脊椎动物凝集素家族中唯一独特的类似嵌合体结构的凝集素。既往研究发现,半乳糖凝集素3是一种多功能
学位
<正>西方现代化不仅不可能带来其自诩的“历史终结”,反而因其片面性、无序性和掠夺性等痼疾,出现失调、混乱甚至野蛮、血腥。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期刊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实践要求,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多次重要讲话中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
期刊
背景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是病毒性肝炎、酒精滥用、非酒精性脂肪肝、胆汁淤积、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或遗传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是肝硬化形成的早期阶段和必经病理阶段。目前研究表明,肝纤维化是一个可逆转的过程,早期对肝纤维化进行干预,可以减缓、停止或逆转纤维化进程,控制疾病进展,改善预后。近年来,随着纤维化相关研究大量涌现,我们对肝纤维化发病机理的理解取得了巨大进展
学位
背景骨软骨损伤作为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早期病变表现,软骨组织缺乏再生修复能力,常持续进展至整个关节功能的破坏,造成全球近五分之一中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来修复骨软骨损伤,达到逆转OA进展的目的。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支架在骨软骨再生修复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为骨软骨损伤一体化修复提供了新的方案。目的利用生物相容性好、力学强度高、易于加工编
学位
背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阶段出现的血脑屏障破坏、微血栓形成、白细胞黏附聚集、免疫炎症反应等都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精氨酸酶1(ARG1)是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关键因子,并已被确定在多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ARG1对EBI过程中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尚未阐明,本文旨对ARG1在SAH后EBI阶段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探索。方法:第一
学位
目的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呈上升趋势,已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乳腺癌的治疗由单纯手术走向局部和全身治疗并重的个体化治疗,并逐渐进入精准医学时代,即将个体疾病的细胞、分子和基因等遗传学信息用于指导诊疗,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推动肿瘤的精准医学发展。因此,寻找更多更有价值的靶点及开发针对性治疗手段将持续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MiRNAs广泛参与真核细胞的分化、生长、凋亡、转移等生物学过程,鉴于
学位
<正>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我省小学美术数字化教学从试点探索到全省推广,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但由于小学美术数字化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美术数字化教学应用较少,部分美术教师认识不足,严重制约了美术数字教学的发展。笔者通过参与小学美术数字化教材的创编和教学实践研究,积累了一些经验,希望能给广大美术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不断推动我省小学美术数字化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一、小学美
期刊
60%以上先天性耳聋是由遗传因素引起,人工耳蜗(CI)是目前解决重度耳聋唯一有效的方法,基因检测有助耳聋精准诊断、预测CI术后效果。具有多种耳聋基因突变的患者在CI后取得满意的听觉表现,这表明识别遗传背景有助于预测CI后的表现。但仍有部分患者CI术后效果不理想。诱导干细胞(iPSC)领域的进展为开发基于人类听觉感觉细胞的生物学治疗带来了机遇,为了解耳聋的发病机制并确定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先机。第一部
学位
研究背景及目的:胃癌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仍是导致胃癌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对其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寻找可能的预防、治疗靶点是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原发上皮恶性肿瘤细胞侵入临近正常组织中发挥关键作用,是肿瘤转移的重要过程之一,但其具体机制仍未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