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官场语言,与汉语官方语言不同,是指个别官方人士在面对事故或危机时所刻意使用的假大空的语言,具有模糊、晦涩、委婉和间接等典型特征,其目的是为了回避问题、逃避责任。随着我国反腐倡廉的深入、政治透明度的提高和媒体的发展,政府部门所使用的官方语言越来越清晰、明了,所传达的信息越来越准确、透明。尽管如此,汉语官场语言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为了让人们认清汉语官场语言本质和危害,减少乃至消除汉语官场语言,研究汉语官场语言十分必要,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形式和交际策略的过程,其选择过程得以实现,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和顺应性。汉语官场语言的语用模糊是个别官方人士为了回避问题而刻意选择语言的结果。本文以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基础,分析汉语官场语言的语用模糊系统中的语用变异性及顺应性。具体来说,官场语言的变异性体现为官场语言通过词汇和句子手段来实现语用模糊性;官场语言的顺应性体现为其语用模糊的目的是出于顺应心理动机、社会语境及物理语境中具体的语境因素。本文所选取的汉语官场语言实例均来自当前我国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全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部分介绍了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回顾了目前汉语官场语言、语用模糊以及语言顺应论的相关研究。第三章和第四章为本文主体,系统地探讨了基于语言顺应论的汉语官场语言语用模糊研究。第三章详细分析了汉语官场语言语用模糊的变异性,即汉语官场语言如何通过词汇及句子层面实现语用模糊。具体而言,词汇层面上,范围模糊、程度模糊用以实现语用模糊中的指称模糊和数量模糊;句子层面上,模糊语句通过缓和证据、转移问题焦点、推诿到第三方和发散性思维来实现语用模糊。第四章深刻分析了汉语官场语言语用模糊的顺应性,即官场语言如何刻意选择话语以实现语用模糊来顺应心理、社会和物理语境,实现其掩盖真相、维护权威、自我保护的目的。在心理语境里,官场语言的语用模糊主要通过采用自我保护和礼貌策略来实现;在社会语境里,官场语言语用模糊的选择顺应了社会环境和官场惯例,以官场套路来回避敏感话题,企图平息民愤;在物理环境里,现实的时间和空间压力迫使官场语言在某些场合使用实现语言模糊。第五章对本文的研究成果、研究意义和局限进行了总结。汉语官场语言中语用模糊的系统研究为研究汉语官场语言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有助于人们清楚地认识汉语官场语言、认清汉语官场语言对社会的危害、减少乃至消除汉语官场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