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蔬菜生产、消费与贸易研究——一个供需平衡的计量经济分析框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q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食品之一,它对于提高人民生活、安置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水平以及增加外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已经加入WTO的今天,对蔬菜产业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蔬菜产业的供给与需求总量进行前瞻性的预测与评估,挖掘出中国蔬菜产业在供需平衡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对于指导中国蔬菜产业的发展、弥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不足,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在论文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现代数学研究领域前沿知识(如多元统计的主成分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灰色系统理论和Markov链等)以及现代统计工具(如SPSS、SAS、Mathematic软件),采取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横向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独创性地构建了蔬菜产出水平、消费水平以及净出口水平的数学模型,预测了未来(2003-2015年)一段时间内中国蔬菜的产出、消费、净出口水平的具体数据,并分析了这些数据所包含的政策含义.该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前言部分,阐明了该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特别是国内蔬菜研究的动态,论述了论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介绍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二章从生产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蔬菜生产变化与特点,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影响蔬菜产出水平的若干因素,并构建了蔬菜产量的预测模型,并且用其它预测方法如灰色系统理论、一元线性回归对蔬菜产量也进行预测,并作比较分析,找出一个客观的、符合实际的预测总量;在第三章里,首先总结了中国消费现状与特点,分析了影响蔬菜消费的若干因素,并把这些主要因素和消费量放在一起,构建了城乡人均蔬菜消费量的主成分回归预测模型,并同时采用Markov链理论、指数模型对城乡人均蔬菜消费量进行预测,并把三种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一个合适的消费预测量.然后,预测出2003-2015年的城乡人口数,从而计算出2003-2015年的中国蔬菜消费总量;第四章,主要研究蔬菜出口贸易问题,首先分析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现状,阐述了中国蔬菜出口的总量、结构、地理流向与省份贡献.接着对中国蔬菜出口优势与潜力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了中国蔬菜净出口预测模型,并对2003-2015年的蔬菜净出口数量进行了预测;第五章相当于是一个总结性的章节,首先对第二章至第四章的结论作一综合,并从供需平衡的角度上分析中国蔬菜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问题存在的可能性原因.最后探讨要达到蔬菜供需平衡所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西部大开发,是加快少数民族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它也是缩小我国东西部差距,保障社会稳定和实现东西部协调可持续发
期刊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安全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特别是人体健康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现代社会中,食品对于人们而已不仅仅是充饥和口感问题
期刊
当前,建筑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加,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然而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行业进步,使得建筑安全管理成为各个建筑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