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石灰干化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xingzh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污泥伴随着污水处理而产生,随着污水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泥的产量也显著增加。大量污泥如得不到妥善处置,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污泥石灰干化工艺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压力,该技术具有脱水效果好、安全性高、投资少、干化后污泥可资源化利用的优点。   本文主要对石灰干化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进行研究。   生石灰中大量氧化物(如CaO等)与水的水合反应生成碱同时放出大量热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杀菌、降低含水率的效果。在强碱性及高温条件下,有机物分解。同时污泥中Ca2+与氨基酸、糖类和脂类反应生成钙的螯合物、络合物(如氨基酸钙)等,这类物质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污泥石灰干化尾气,主要物质为三甲胺(TMA)和二甲基二硫(DMDS),还包括少量的NH3和H2S气体。   污泥经石灰干化后含水率有显著降低。小试试验中,以石灰添加量为20%为例:搅拌2min,放置30min后,污泥含水率由80.8%降低至59.3%;搅拌5min,放置30min后,污泥含水率由80.8%降低至62.2%;搅拌8min,放置30min后,污泥含水率由80.8%降低至61.8%。生产试验(石灰添加量为20%)中,污泥含水率由80%左右可降为40%左右。生产试验效果显著好于小试试验,因为是生产试验混合更均匀和产生的热量被高效利用,最主要是其增设了余热利用装置。当考查含水率指标时,采用散堆方式对污泥堆置效果要显著好于垛积方式。   石灰干化工艺对污泥有机物含量去除效果显著。以石灰添加量为20%为例,搅拌2min,放置30min后,污泥有机物含量由78.5%降低至24.6%。此添加量可达到经济、有效的处理效果。生产试验(石灰添加量为20%)中,污泥有机物含量(均值)由75%可降为14%左右。污泥堆置一天后,有机物含量已趋于稳定。   石灰干化后污泥pH由7.0左右升高至12.0左右,堆置时间对污泥pH的影响甚微。该技术对重金属具有良好的固化稳定作用。通过不同污水厂污泥的对比分析,发现污泥经厌氧消化后,石灰干化有机物含量的减少值会变小。   研究可得出污泥石灰干化的最佳反应条件:石灰添加量为20%,搅拌(反应时间)为2min。   污泥经石灰干化后可替代石灰石烧制水泥、应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底基层以及作为垃圾填埋场覆盖土材料。  
其他文献
在我国能源消耗快速增长和国际能源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政策。地源热泵作为一种节能技术,因此被大力推广与应用。然而在实际运用中围绕着如何提高地源
黄土滑坡是我国黄土地区广泛发育的、危害性较强的表生地质灾害,其频繁的发生,不仅对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也制约着广大黄土地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黄土滑坡灾害防治技术是防灾减灾工程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众多滑坡防治技术中,微型桩技术是一种近年来才受到人们关注的新技术,由于它具有场地适应性强、对滑体扰动小,施工速度快等优点,使其有可能成为_种黄土地区滑坡灾害防治的重要技术,对其在黄土滑坡
非饱和土的真三轴试验研究资料较少。本文开展了非饱和重塑黄土不同固结围压、不周中主应力比值、不同基质吸力条件下的真三轴试验,分析了非饱和土真三轴仪的适用范围和试验数
碳纳米管/水泥基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机敏性能,有望在提高混凝土安全性和耐久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但已有研究表明,碳纳米管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仍
岩石材料破裂过程的模拟一直是岩石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统计损伤理论的引入为其提供了一条有益的研究思路和途径。然而,目前建立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
张弦梁结构是一种用撑杆连接抗弯构件和抗拉构件,并通过在抗拉构件中施加预应力而形成的新型大跨空间钢结构。轮辐式张弦梁结构是由普通的张弦梁结构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张弦梁
双层箍筋约束混凝土柱是一种新型约束混凝土的形式,该约束形式可以使核芯混凝土约束区分为三部分,分别为保护层约束区、外层箍筋约束区和内外层箍筋共同约束区,这无疑对试件
在充分考虑经济因素和建筑空间的前提下,为了进一步提高柱子的承载力和延性,本文设计了16根双层普通箍筋约束混凝土圆形柱,其中7根柱子掺有2%的钢纤维。对试件做轴心受压试验
巨型框架悬挂建筑结构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能够实现建筑室内和底部的大空间,充分利用高强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结构与功能,力与美的协调统一。CFRP(Carbon Fiber Re
对于车辆和桥梁的耦合振动响应的研究,主要是得出车辆通过桥梁时两者的振动响应行为。在以往的研究中,该问题主要集中在列车与铁路桥梁的耦合响应上。而对公路桥梁的研究相对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