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修复酸性老窑水的动态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lo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煤炭工业化进程当中,由于开采的不合理性等因素,会逐渐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而其中采空区里淤积的酸性老窑水造成的环境影响十分突出。
  由于山西地区部分煤矿中煤的含硫量较高,地下及地表水进入煤矿开采的巷道中,在其中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反应以及各种生物化学变化,最终产生了大量的酸性老窑水。酸性老窑水具有硫酸盐与铁锰等金属含量高、氧化性较强、总硬度高等特点。此类污水重新流入地下及地表水环境中,形成恶性循环,对水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当地民众的正常工作生活。
  中国北方黄土分布广泛,尤其在黄土高原地区最为普遍。黄土含有大量碱性粘土矿物,在前人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到黄土是一种优秀的吸附性材料,而在山西地区黄土储量丰富。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使用黄土作为吸附材料,利用土柱实验的方法研究黄土对酸性老窑水的修复效果,探讨其修复机理。建立Hydrus-1D软件模型,分析预测污染物在不同种类及不同厚度的黄土土体中的修复情况。
  土柱实验结果表明,土砂比不同的三个土柱(一号(1:0)、二号(1:0.4)、三号(1:1))对pH均有调节能力,调节能力大小:一号土柱>二号土柱>三号土柱。三个土柱在一定时间内对SO42-的均有修复效果。一号土柱最大去除率为85.4%;二号土柱最大去除率为86.55%;三号土柱最大去除率为82.12%。可以看出三组土柱实验的修复效果相近,但修复周期一号土柱>二号土柱>三号土柱。
  土柱实验对金属污染物的处理效果:三组土柱对铁最大去除率为99%,而一号土柱在平衡阶段的去除率为85%,二号土柱在平衡阶段的去除率为80%,三号土柱在平衡阶段的去除率为73%。土柱对锰最大去除率为90%左右,无明显的反应平衡阶段,三组土柱的修复效果持续时间依次为:67d、27d、21d。土柱对锌最大去除率为99%以上。无明显的反应平衡阶段,一号土柱在实验期间修复效果依旧明显,未出现显著下降的趋势,其余两组土柱的修复效果持续时间依次为:220d、79d。
  Hydrus-1D模型以及模型的正交变量模拟结果表明:
  (1)黄土对污染物处理失效之前,污染物大量释放会加快土体失效过程。
  (2)对于硫酸根离子的修复而言,土体中的粘粒与粉粒是关键。因此在保持一定的土柱厚度前提下,降低黄土砂粒含量可以有效提高黄土对硫酸根离子的去除效果。
  (3)黄土对锰的修复最为“艰难”,提高土柱厚度与降低土体砂粒含量均能提高修复效果,但提高幅度较小。相比而言,提高土柱厚度成为対锰修复的关键,因此应尽可能提高土柱厚度,从而保证黄土对锰的修复效果。
  (4)对于锌的修复而言,降低土柱中砂粒含量则成为关键。土柱渗透性的降低可以有效提高黄土对锌处理效果。
  因此提出对策:首先应设立相应的土柱厚度,从而保证锰的修复效果;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土体中砂粒的含量,从而保证硫酸根离子及锌的修复效果。
  本课题证明了使用黄土处理酸性老窑水是可行的,为PRB技术修复酸性老窑水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冻融土壤水热系统作为自然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源,环境,能源和农业工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季节性冻融土壤水热耦合迁移过程十分复杂,为了揭示季节性冻融期不同冬灌水量对土壤水热耦合迁移的影响,本次研究设置了两种耕作处理(免耕及深耕)、六种不同灌水量(0、10、20、30、50和70mm)进行田间试验。基于田间原位试验监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冬灌水量对土壤冻融过程及土壤水热耦合迁移过程的影响。基
现如今在交通设施大量建设发展的时代,陆、空这两种交通方式的开发已经逐渐饱和,人们开始关注隧道工程和地下空间的研究开发。在传统的桥梁、沉管隧道等跨越方式受环境条件及工程技术等因素限制的条件下,悬浮隧道这一概念的出现为跨越水道提供了新的方案,并以成本较低、节约环保等特性在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中极具竞争力。在悬浮隧道的设计中,存在很多至关重要的需要考虑的部分,包括地址选取、材料选用、刚度设计以及断面设计等
山西省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区小流域星罗棋布。其汛期洪水形式多为“陡涨陡落”,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与危害性,而且此类地区往往缺乏水文观测资料,洪水预报较为困难。因此对半干旱半湿润无资料山区小流域进行水文预报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双超产流计算模型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良好适用性已由前人研究验证。地貌瞬时单位线(GIUH)是一种适用于无资料地区的汇流计算方法,以往其研究应用集中
【内容摘要】蒯因在其著名的“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中,针对逻辑经验论之分析陈述和还原论进行了严峻的批判,本文将继续针对其主要观点进行分析,然而,整体论与还原论并不存在着熟优熟劣之分。而是,日常生活的经验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适合用整体论去了解,而数学逻辑之经验法则乃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系统,因此,若企图将两者混为一谈,则很容易出现格格不入的情况。因此,我们只需保持各系统的独立性即可。  【关 键 词】分
期刊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水位在流域五河和长江的共同影响下,呈现高度动态的季节变化。鄱阳湖湿地是全国重要湿地,对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起着巨大的作用。但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下,鄱阳湖出现频繁的干旱事件,连续的低枯水位威胁着当地植被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稳定。因此,研究鄱阳湖湿地水分传输过程、阐明优势种的水分利用方式对区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以鄱阳湖典型湿地芦苇群落
【内容摘要】实践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范畴。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基石。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它决定着人的产生,锻造着人的属性,形成并改变着人类社会。实践范畴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建构起了人与世界的“双向”关系,实现了哲学思维上的“实践论转向”,完成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关 键 词】马克思 实践 人 社会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最为核心的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
期刊
冻融是我国北方高海拔地区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冻融循环过程中存在的温差变化、水分相态变化、低温下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等现象,会使土壤经历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变化过程,这一系列的过程会改变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从而对土壤结构造成影响,最终影响土壤可蚀性。本文以五台山林线附近三种典型植被(亚高山草甸CD、华北落叶松林HL和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YH)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野外原位培养法,通过对培养期土壤各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例最大,为了解决农业灌溉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灌区标准化工程建设和节水改造工程建设,使得改造后的灌渠输配水渠道大多为标准化渠道,为研发新型精准量水设施提供了便利。随着水利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对农业用水效率的逐渐提高,明渠流量的自动化实时准确测量势在必行。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水利信息化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面积流速法的多分辨率明渠自动测流系
水是我们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主要物质之一,对于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不可少。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位居全球末位,严重缺水,大约2/3的大中城市面临严重缺水。同时,由于水体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我国水资源正处于供需紧张的局面。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滴灌是所有节水灌溉技术中对水资源利用率最高以及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相对于地面灌溉而言其
【内容摘要】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消费模式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通过对其相关著作及理论渊源的研究,其理论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现代生态学的哲学思想。  【关 键 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异化消费 虚假需要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的日益发达,生产力及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同时,由于其采用的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