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群落底栖生物生产力的现场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ishenzh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已建立的底栖生物生产力现场测试系统(BCSPM)对胶州湾东部菲律宾蛤仔养殖区及邻域站位底栖生物群落的初级生产力和呼吸量进行现场测试,并建立了胶州湾2个站位8个航次的底栖生物粒径谱,探讨了底栖生物群落对底拖网扰动的功能响应。采用连续积分模型利用粒径谱数据计算了调查站位的底栖群落次级生产力和呼吸量,对底栖生物生产力的现场测试系统与粒径谱方法进行了比较。 研究表明,胶州湾调查月份的非生物环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可以分为两个环境季节(夏初:6月和夏秋季:7,9月)。夏初叶绿素和脱镁叶绿酸含量高于夏秋季,这应该与浮游植物的水华密切相关。沉积物粒度也是影响叶绿素、脱镁叶绿酸含量的重要因素。调查的2个站位的水文和沉积环境基本相同。共鉴定出18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线虫在丰度上占绝对优势,占91.1%。桡足类居第二位,占6.48%,依次是多毛类,甲壳幼,双壳类等。小型底栖生物的平均丰度为1975.14±382.61 ind.10cm<-2>,平均生物量为1269.89±576.16μg dwt.10cm<-2>,平均生产量为11429.03±5185.44μg dwt.10cm<-2>·a<-1>。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71种,其中养殖区A1站大型底栖生物58种,优势种为菲律宾蛤仔和圆头索沙蚕,养殖区外A2站50种,优势种为圆头索沙蚕、寡鳃齿吻沙蚕和不倒翁虫。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生物量和生产量分别为2277.5±2294.28 ind.m<-2>,199.95±433.55g·m<-2>,105.76±228.30 g.m<-2>·a<-1>。底拖网扰动对小型底栖生物没有显著影响。对菲律宾蛤仔养殖区(A1站)大型底栖动物显著降低,对养殖区外(A2站)大型底栖动物没有明显影响,与两个站位不同的群落结构有关。底栖生物群落受底层海水盐度、温度、pH、叶绿素和沉积物粉砂粘土含量等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 底栖生物生产力现场测试系统测出胶州湾研究站位具有微弱的底栖生物初级生产力,与沉积物表面弱的有效光辐射有关;A1和A2站位底栖生物群落总呼吸量为5.95±1.43 mmol·m<-2>·h<-1>和1.65±0.22 mmol·m<-2>·h<-1>,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说明养殖区底栖生物群落因为大量菲律宾蛤仔的存在会比区外站位群落支持着更高的呼吸量。底拖网扰动提高了整个底栖生物群落的呼吸量,推测扰动增加底栖微生物的丰度。黑暗条件营养盐通量的变化与呼吸量的变化相吻合,营养盐通量的结果支持着现场测试的初级生产力和呼吸量的结果。较高的底栖生物呼吸量值和相对低的底栖初级生产力说明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养殖区群落系高度异养型,为该养殖区域生态系统的水层一底栖耦合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支撑。绘制了胶州湾8个航次的底栖生物Sheldon生物量粒径谱和正态化生物量粒径谱,Sheldon生物量粒径谱整体结构呈现双峰模式,在3-6粒级存在明显的生物量谷,与国内外大部分研究的结果相一致。A1站的正态化生物量粒径谱斜率平均值为-0.65,明显高于A2站的-0.813;A1站的截距平均值为14.22,低于A2站(15.16);A1站和A2站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89和0.90。正态化生物量粒径谱反映出养殖区生态系统在人为干扰下处于不稳定状态。人为投苗增加的大型底栖动物导致养殖区粒径谱斜率变大。由此推测捕食竞争是养殖区站位正态化生物量粒径谱截距小的原因。底拖网扰动使养殖区站位的底栖生物粒径谱斜率更负,回归系数升高;而对区外站位的粒径谱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大粒级生物对扰动更为敏感,大量死亡,A2站没有发现如此明显的变化是因为大粒径生物的相对缺乏。 利用粒径谱方法计算了胶州湾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和呼吸量,A1站底栖动物群落的平均次级生产力为16.82±16.22g dwt.m<-2>·a<-1>,呼吸量为0.96±0.95mmol·m<-2>·h<-1>,A2站平均次级生产力为4.33±2.38g dwt·m<-2>·a<-1>,呼吸量为0.20±0.11mmol·m<-2>·h<-1>,远小于A1站。与固定P/B系数法相比,粒径谱方法考虑了生物粒级的差异,数据更准确,适应范围更广。与底栖生物生产力现场测试系统(BCSPM)相比,粒径谱方法仅能研究粒径范围内的生物呼吸量,所测数值低。BCSPM系统在测量整个底栖生物群落生产力上可以得到可信的结果。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年从11月开始,东北就进入了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在如此独特的生态环境下,东北地区形成了适宜生境、应时而做的饮食民俗,也孕育出了一种独特的美食—黏豆包。黏豆包与金元宝  黏豆包,又称黄豆包或豆包,是黏米面和豆馅的结合。诗经有云“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其中的“黍”就是糜子,去皮后称作大黄米,米粒大,黏度好,颜色金黄,是做黏豆包的上等材料。做馅的豆子最正宗的就是红小豆和红芸豆
期刊
时代的发展伴随着社会不断的变迁,也伴随着各行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作为基础行业,其发展往往会影响到社会未来的健康发展,因而也受到国家的重视与关注.特别是对于中学教育
酸性土壤占世界耕地面积的30%以上,而铝毒是酸性土壤中限制作物生长最主要的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铝可以与细胞壁、细胞膜、细胞内组分等多个位点进行相互作用,但是铝与哪些位点作
EST-SSR是基于:EST序列或cDNA数据开发的一种分子标记。作为一种新型分子标记,EST-SSR来自表达基因,因而除具备传统基因组来源的SSR标记所有优势外,可能与基因功能表达具有直接或
血红素加氧酶(又称为血红素氧合酶,Heme/Haem oxygenase,HO,EC1.14.99.3)是血红素(heme/haem)降解代谢过程中的限速酶,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在还原剂(NADPH/FNR/Fd)的
该文以2011至2015年我国P2P平台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实证方法对我国P2P平台的空间集聚与“跑路”现象进行制度解释。研究发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P2P平台的区域集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本论文旨在探讨PC-PLC和膜整连蛋白β4调节神经元存活与凋亡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为阐明发育过程中神经细胞存活和凋亡的调控机制提供实验证据,同时为临
镉是毒性最强的环境污染物之一。镉干扰植物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导致植物产生多种毒害症状,甚至导致植物死亡。豆科植物箭舌豌豆(Vicia sativa L.)常作为人类食物和动物饲料栽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