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11月11日,上海市长俞鸿钧发表告市民书,宣告上海沦陷,自此上海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孤岛”局面正式形成。上海“孤岛”因其独特的社会政治环境和初期相对自由、宽松的文化舆论环境,使“孤岛”文学成为了上海文化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也造就了其迥异于同时期大后方和根据地的抗战文学风格。抗战前期,上海“孤岛”跟随全国“文艺服务于抗战”的文艺运动方向,逐渐诞生了抗战前期重要的文艺形式——文艺通讯。以上海的《孤岛》周刊和《上海一日》为代表,大量的文艺通讯作品的面世,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抗战现实,鼓舞了“孤岛”民众对民族抗战的信心和勇气,也引领着上海“孤岛”抗战文艺逐渐走向繁荣。为壮大抗日文艺队伍,培养文艺新兵,1939年1月由林淡秋、王元化、蒋天佐、钟望阳等人组成文艺小组,在上海“孤岛”正式开展起了文艺通讯运动。这一运动摈弃了社会阶层偏见,打破了横亘在文艺与民众之间的高墙,广泛地团结起一批青年学生、职工,甚至家庭妇女,积极地鼓励并指导大众开展文艺通讯创作。上海“孤岛”文艺通讯运动实质上是一场群众性的抗战文艺运动,这一运动从文化的角度较好地还原了抗战时期上海“孤岛”以及沦陷区内的社会历史现状,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在对《孤岛》《上海一日》《野火》《文艺新潮》等一系列诞生并发展于“孤岛”文艺通讯运动时期的刊物、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概括的过程中,透过一卷卷粗糙暗黄的纸张,回到历史发生的现场,重新审视这场文艺运动,探析其与中国抗战文艺千丝万缕的联系,完整地呈现囿于特殊社会政治环境下的“孤岛”人民不畏强暴,百折不屈,团结抗战的精神面貌。上海“孤岛”文艺通讯运动在风格上契合了整个抗战前期主流文学乐观昂扬的基调,呈现出大众化、生活化、真实性和地域性的特色。上海“孤岛”文艺通讯运动充分发挥了文艺轻骑兵的作用,唤醒了大众的民族意识,使“民族至上”“国家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大众文艺的创作与传播的过程中复兴民众的“民族精神”,积极响应和推动了“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上海“孤岛”的这场文艺通讯运动也成为中国抗战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