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对列宁“文化革命”思想的发展与偏离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为文化的发展开辟道路,文化建设又能反作用于国家经济、政治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见党对国家的文化建设非常重视。在当前形势下,研究与回顾斯大林对列宁“文化革命”思想的发展与偏离,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列宁是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建设事业的重要创始人和奠基人,斯大林作为苏联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具有争议性的领导人,他对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进行了具有个人风格的阐释,其中既有发展也有偏离。本文从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入手,总结斯大林对列宁“文化革命”思想的发展与偏离,在分析其原因和结果的基础上,从中汲取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启示。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列宁的“文化革命”思想。包括该思想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等。1923年初,列宁在《论合作社》一文中首次提出“文化革命”思想。之后,他多次在不同文章中对该思想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在列宁“文化革命”思想的指导下,20年代苏联出现了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第二部分主要论述斯大林对列宁“文化革命”思想的发展。包括发展的表现、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以及发展的原因分析。为了发挥文化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斯大林在列宁“文化革命”思想的指导下,继续普及教育、扫除文盲、发展科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高等教育。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大学教育得到飞速发展;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高校培养出工程技术人员近37万人,科学技术得以飞速发展。同时,斯大林非常重视马列主义的宣传工作,在他的努力下,苏联的马克思理论建设取得进展。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斯大林对列宁“文化革命”思想的偏离,包括偏离的表现、偏离的后果、偏离的原因分析等内容。苏联在实现政治经济领域的“大转变”后,于1929年11月到1932年底实行了意识形态领域“大转变”。斯大林的思想文化模式在“大转变”中形成。斯大林将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引入文化事业中;对文化事业进行行政化集权化管理;控制知识分子和各种学派。这些行为偏离了列宁“文化革命”思想中民主、自由的部分,对苏联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造成斯大林对列宁“文化革命”思想发生偏离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他们对国际国内形式判断不同、对社会主义建设途径选择不同等方面。第四部分旨在通过分析斯大林对列宁“文化革命”思想的发展与偏离,从中汲取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如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对文化事业的领导;汲取全人类的优秀思想成果;尊重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处理好学术争论与阶级斗争的关系;提倡学术自由与民主等。
其他文献
介绍了马齿苋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马齿苋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在山西省晋城市某煤矿10km范围内,3#煤层开采形成了采空区,且在采空区中富含浓度很大的瓦斯混合气。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瓦斯,运用地面钻井的方法穿越采空区,继续钻穿下部15#
志、意、情 ,是中国传统美学关于审美———艺术内涵的三个基本概念 ,在不同的时期 ,分别成为审美意识的核心。王阳明美学处于传统美学向近代美学转变的前夜 ,它的特殊贡献在
本文通过对京津冀地区地区经济指标分析,提出京津冀地区的物流总体需求规模。利用灰色聚类对京津冀地区物流需求经济指标进一步分析,得出京津冀地区的物流发展总体趋势:统一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应试情境的激发下,受个体身心因素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情绪性反应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中学生考试焦虑给其学业成绩及身
经过长达二十个世纪的历史长河,越南佛教已经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无论它是兴还是衰,佛教在传入越南的早期,越南佛教徒就已经接受了佛教慈悲、爱、忍耐和同情的思想,因而越
如今,信息的爆炸式增长以及社会的发展促使人才培养要求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教育信息化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为,帮助学生由单
目的探讨举宫杯在开腹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施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7例,Ⅰ组采用举宫杯辅助手术,Ⅱ组给予常规手术方式。对比分析两组
目前,高压合成回路是一种用于对高压断路器分断能力进行试验的经济有效得试验装置,能较好地反映开关的开断能力。高压合成试验进行时,需要明确高压合成试验的大量试验参数,使
为了使教学对象能准确、全面解读小说作者寄予其中的思想和情感,避免小说丰富内涵的流失或被闲置,中学语文小说教学中应重视三个“我”。一、重视作品中的“我”忽视小说虚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