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住宅不同通风净化策略下室内空气品质和能耗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m52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长期生活习惯和经济水平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居民住宅的通风方式以自然通风和渗透通风为主。而长期以来中国环境问题突出,即使近两年有所改善,但依然不容乐观。因此,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住宅内部的空气质量和能耗问题。根据居民开关窗时长统计结果,渗透是冬季住宅主要的通风方式,了解渗透对室内通风量及室内空气质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净化设备能够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但随之也增加了住宅的能耗,不同的净化方式不仅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不同,对能耗的影响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研究典型住宅在不同净化方式下的室内空气品质和能耗对居民生活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天津市南开区一个典型居民住宅作为研究对象,该住宅内部具有供热系统、制冷系统以及通风净化设备,代表了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住宅制冷供暖和通风净化方式。针对实际气象参数和室外PM2.5浓度变化,采用实验测试和模拟研究的方式,对典型住宅在新风系统和净化器净化的方式下的室内空气质量和住宅能耗进行了对比研究。在住宅的屋顶放置小型气象站以获得住宅周围真实的气象数据,为精确测量和模拟提供数据支持;采用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对房间的渗透换气次数进行了全年各个月份的测试,并进一步利用EnergyPlus软件发展了测试结果,表明房间渗透换气次数大部分集中在0.05-0.85h-1之间;利用PM2.5传感器测试了在渗透情况下的室内PM2.5浓度分布,同时对比了净化器和新风机对PM2.5的去除效果,并结合CONTAM软件对渗透情况下、内部净化情况下以及新风系统情况下的室内全年PM2.5浓度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本文所述的净化设备风量和启闭规律的情况下,使用净化器时,全年有7.4%的时间PM2.5浓度超过35μg/m3,而在采用新风系统的情况下,全年有32%的时间处于污染状况,即对于本文所述情况,净化器的净化效果要优于新风系统;在住宅的热力入口处安装热量表以监测住宅的冬季耗热量,并对夏季空调制冷耗电量进行了典型工况的测试。采用EnergyPlus能耗模拟软件对住宅的全年供热及制冷量进行了模拟,并与实测数据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Onlay植骨以及上颌窦提升术在牙槽骨骨量不足的口腔种植病例中的骨增量效果,对比术前术后牙槽骨可用骨量的改变,进一步探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以2018年8月至20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人和完善,信息化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已经扩展到了企业每个角落,信息化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甚至已影响到了主营业务的开展,如何进行有效的IT运维服务
随着全球对服装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加弹机的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然而新开发的卷绕单元的生头成功率低下,难以满足市场上对高生头率的要求。主要存在卷绕单元挂丝、切丝不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丙烯酸丁酯接枝聚丙烯(PP—g—BA),研究了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对丙烯酸丁酯(BA)接枝率的影响,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
新课改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构建高效趣味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数学文化,这需要教师要
镉(Cd)是动植物非必需元素,被认为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土壤中过量的重金属不仅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经食物链危害人体的健康。增强植物重金属耐性和降低植物体内
生活性街道是居民重要的生活空间,同时也是城市中数量最多的街道类型。然而近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生活性街道氛围变得冷漠,追求效率的规划方式使街道空间缺少对人的关怀。行人空间被车辆挤占、沿街建筑过高过密等问题为居民带来不同方面的压力。而目前,已有生活性街道人性化相关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较少有量化的研究及建议指标,人本理念在街道实际建设中难以落实,生活性街道人本化量化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以街道空间感知体验
在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的时代,传统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已不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如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吸引了大批企业家对研发创新的关注度。然而,从企业研发投入到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所需的时间周期较长并且整个研发过程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当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外部融资能力有限时,将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难题。由于金融发展可以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和
地下水天然露头作为岩溶山区农村的重要供水水源,其流量动态的变化对供水的保障程度起到决定性作用。本文以堰塘泉为例,分析了泉流量的年内、年际变化规律,采用SARIMA模型,建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属于世界第三大重要农作物,低温危害一直是限制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展马铃薯耐受低温相关的研究,意义重大。本实验室前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