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脲脲原体对7种药物体外敏感性研究及2000~2005年耐药性变迁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d_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研究解脲脲原体(Uu)对7种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析了液体倍比稀释法与IST一体化药敏试剂盒法所测的大环内酯类药敏结果的差别;探讨Uu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结果的异同;总结近年来常用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情况,以便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 资料与方法1.MIC测定:50株Uu均来自我院性病门诊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取材后进行液体和固体培养,通过固体培养菌落形态证实,-20℃保存备用(不超过1个月)。50株Uu分离株经传代纯化后接种于96孔板中,药液倍比稀释成0.125~256.00mg/1,将其置在37℃恒温箱培养,在培养24小时时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以阳性对照孔颜色变为红色,阴性对照孔不变色,加药孔不出现颜色变化的最小药物浓度为MIC。共测定了红霉素、交沙霉素、阿齐霉素、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四环素7种抗生素的MIC。 2.培养时间对MIC的影响:记录在培养24小时时每株Uu对7种药物的MIC后,继续培养48小时,分别在培养48、72小时时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记录这2个时间点相应的MIC。 3.IST一体化药敏试剂盒法检测药敏:将上述的50株Uu临床分离株用IST药敏试剂盒法测其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并记录所测的红霉素、交沙霉素、阿齐霉素的相应药敏结果。 4.Uu固体及液体培养法的比较:收集了2003年7月~2005年11月在我院STD门诊就诊的疑为NGU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拭子标本,共4106例,分别进行Uu固体及液体培养。并记录其培养结果。 5.2000~2005年常用药物耐药性变迁:统计我科2000~2005年每年Uu对8种药物的IST法药敏结果,包括有阿齐霉素、罗红霉素、红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 6.统计方法:应用SPSS12.0.版统计软件完成全部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MIC分析采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MIC50、MIC90。IST药敏试剂盒和液体倍比稀释法的药敏结果及液体、固体培养法结果间的差别,用配对x2检验进行分析,以a=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两种药敏方法结果分为敏感组、耐药组,其中敏感组是由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合并而成。2000~2005年抗菌药物平均耐药率用算术均数及标准差。 结果1.用液体倍比稀释法测7种抗生素对50株Uu的MIC:红霉素、交沙霉素、阿齐霉素的MIC50分别为0.50、0.25、0.50mg/l,MIC90分别为4.00、4.00、4.00mg/l,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的MIC50分别为0.25、4.00、0.50mg/l,MIC90分别为2.00、64.00、2.00mg/l,四环素的MIC50为0.50mg/l,MIC90为32.00mg/l。 2.培养时间从24小时延长到48小时时,7种抗生素对Uu的MIC50值增加了1~7倍,其中交沙霉素增加了7倍,而MIC90值增加了3~63倍,其中加替沙星增加了63倍。培养时间从48小时延长到72小时时,7种抗生素对Uu的MIC50值增加了3~63倍,其中四环素增加了63倍,而MIC90值仅左氧氟沙星增加了7倍,其余均未增大。说明随培养时间延长,MIC升高。 3.50株Uu临床分离株分别用IST一体化药敏试剂盒和液体倍比稀释法两种方法检测其对红霉素敏感结果,两者的敏感率分别为88%(44/50)、76%(38/50),将两种检验结果做关联性检验,x2=1.17,P>0.05,做比率差异的检验,x2=2.08,P>0.05。阿齐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96%(48/50)、94%(47/50),将两种检验结果做关联性检验,x2=1.19,P>0.05,做比率差异的检验,x2=0.00,P>0.05。交沙霉素的敏感率分别为100%(50/50)、92%(46/50),将两种检验结果做比率差异的检验,x2=2.25,P>0.05。说明两种检验方法结果之间不存在相关性,但敏感率相等 4.用液体和固体培养法检测了4106例泌尿生殖道拭子标本,两者的Uu阳性率分别为23.22%(931/4016)、18.73%(751/4016),其中有188例液体培养阳性而固体培养阴性,液体培养法假阳性率为4.68%(188/4016)。将两种检验结果做关联性检验,x2=3043.35,P<0.05,关联系数γ=0.87。将两种检验结果做比率差异的检验,x2=165.31,P<0.05。说明液体培养有一定的假阳性。 5.用IST法所测的2000~2005年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算术均数分别为13.86%、13.48%、4.28%、2.65%、23.03%、28.25%、42.09%、88.76%;红霉素从2002年开始耐药率逐年下降;罗红霉素2000年的耐药率(8.24%)最低,2001年的(22.74%)最高,2002~2004年分别为12.86%、11.11%、11.53%,2005年又升高到14.39%;阿齐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4.71%、6.50%、2.57%、4.83%、2.78%、4.26%,交沙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4.12%、0.00%、0.00%、0.48%、0.64%、0.71%。强力霉素2000~2002年的耐药率分别为28.53%、28.88%、28.00%,2003~2004年的分别为21.25%、21.58%,2005年的为9.95%,呈现阶段性下降趋势;美满霉素6年耐药率逐年下降。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41.47%、40.07%、42.57%、47.34%、45.94%、35.17%,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0.29%、95.67%、92.86%、98.55%、84.40%、90.76%,可看出两者耐药率一直比较高,趋势变化不明显。 结论1.通过MIC测定,发现大环内酯类药物中交沙霉素敏感性最高,其次为阿齐霉素、红霉素;喹诺酮类药物中加替沙星敏感性最高,其次是司帕沙星、而左氧氟沙星最小。四环素MIC50为0.50mg/l,MIC90为32.00mg/l。 2.在同一pH值、同一接种量的情况下,培养时间从24小时延长为48、72小时时抗菌药的MIC50和MIC90值成倍增大,即培养时间对MIC有较大影响。这提示液体倍比稀释法培养时间需要一个相对固定的标准。 3.IST一体化试剂盒和液体倍比稀释法的药敏结果虽然在统计学上P>0.05,但是计算的敏感率有所不同,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4.Uu的液体培养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固体培养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使其更具临床指导意义。 5.我科2000~2005年IST法药敏资料表明三类抗生素耐药率高低依次为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有较高的耐药率。强力霉素的耐药率呈现阶段性下降趋势,尤其是2005年最低(仅9.95%),而美满霉素的耐药率从2000年的42.65%逐年下降为2005年的13.14%。阿齐霉素和交沙霉素的耐药率无明显升高的趋势;红霉素药物耐药率近年有较明显的下降趋势,罗红霉素仅2002~2004的耐药率较2001年(22.74%)下降了约11%,但2005年又上升至14.39%。这为临床选择治疗NGU的抗菌药物提供了一些有益线索。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探讨合并焦虑、抑郁的原发性难治性高血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及皮质醇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原发性难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是指连续遭受2次或2次以上在妊娠20周前的妊娠产物或胎儿(体重<500g)丢失。遭受2次或2次以上RSA的患者约占生育期妇女的5%,而3
此模型首先对矸石堆积的形状采取合理假设 ,建立了一个体积与坡道高度之间的微分方程 .在求解过程中用连续和离散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出矸率在 7%— 1 0 %范围的值进行讨论
美国报业协会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上网寻找新闻的人当中,有一半以上的人会进入报纸网站。 A recent survey by the American Press Association shows that more tha
本文研究了生物制剂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calcitriol)对JAR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为绒毛膜癌诱导分化治疗提供一条新思路。 [方法]用不同浓度(10-8、107
针对目前高职高专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会计教学方法手段、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旨在构建教学新体系、探索教学新模式.
本研究采用翁雪招的“师范生师德意识调查问卷”以及韩春红的“师幼互动质量调查问卷”对144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实习生以及幼儿园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调查问卷数
日前,联合国公布了一份由数千名专家和学者从6000多个机构中评选出来的“世界分析机构”影响力排行榜。美国依旧是最大的赢家,但是这次中国“智库”从数量上已经跃居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