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思想品德教科书等课程文件的解读,发现这门课程具有强烈的创生实践诉求。很多课程专家认为课程创生取向具有理想色彩,是因为这种实施取向是以教师较高的能力素质做基础的。那么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思想品德课教师是如何创生这门课程的呢?教师具备了课程创生实践所要求的能力素质吗?基于这些疑问,本研究决定把视角指向思想品德课教师课程创生实践。教师课程创生是个复杂的实践活动,涉及到的因素众多,研究者要想探究到事实的真相,必须要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和清晰的研究思路。本研究中,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采用质的研究取向,选取X中学A教师进行个案研究,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实物收集、访谈、课堂观察等资料收集方法对A教师课程创生实践进行整体性研究;研究思路方面,本研究把A教师课程创生实践分为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等三个阶段,以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研究三环节为主线,重点关注她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等课程要素的创生处理。通过对A教师课程创生的现状研究,发现其在课程创生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课程知识相对匮乏,课程创生意识淡薄;课程创生自为性的缺失;课程创生的偏狭化;课程创生能力较弱;课程创生缺乏足够的环境支持。经过仔细分析,探究出造成这些问题既有其内在原因——教师自身课程创生意识淡薄、课程创生认识的偏差、课程创生能力较弱,也有外在的因素——教师课程创生缺乏足够的支持性环境。鉴于以上认识,本研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首先,从内涵、基本特征、原则、理论基础等方面对思想品德课教师课程创生进行了理论梳理,希望通过对思想品德课教师课程创生实践的再认识来澄清教师们头脑中的错误观念,探究思想品德课教师课程创生的本质,实现对教师课程创生认识的纠偏;其次,从教师课程创生的内在要求出发,创设了案例教学、学习研究共同体、课题研究、反思性教学、课程行动研究等形式来提高教师课程创生的意识及能力;最后,主张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家庭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关心和帮助教师开展课程创生实践,通过重建学校课程制度、编织立体开放的课程资源网来为教师课程创生实践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