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域退耕还林(草)前后碳储量变化定量评价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ki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气候和环境变化情况下,从区域到全球的碳循环过程也在随之发生变化。黄土高原在退耕还林(草)等植被持续建设措施的恢复和治理之下,流域的植被种类、密度和覆盖度明显提升,流域碳密度和碳储量也在发生改变。因此,以泾河流域为例,全面评估流域碳循环过程中碳密度和碳储量累积,全面分析流域碳固存过程的时空变异规律,探究影响碳循环过程的主要驱动因素,对于泾河流域生态保护以及固碳管理有重要作用。本文以RHESSys生态水文模型模拟为基础,估算了不同时段泾河流域碳密度和碳储量;针对气象(降水、最高温、最低温、蒸散发等)、植被(NDVI、植被面积变化)等环境因子数据,使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泾河流域碳循环中各层碳库时空分异的主控因子,提出与泾河流域相适应的生态管理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验证了RHESSys生态水文模型的适用性。本研究将整理的泾河流域气象、水文、土壤、植被类型等下垫面数据进行前处理,构建适用于研究区的模型环境。模型预热,形成碳库和氮库分别平衡的模拟环境。对模型进行率定和多因素验证,调整模型参数直至达到适用于泾河流域分析的精度要求,并分析模型不确定性。(2)阐明了流域各层碳库密度和储量在时间尺度上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分阶段模拟退耕还林(草)初期(1990~1999年)、中期(2000~2009年)、后期(2010~2019年)泾河流域流域各层碳库碳储量,提取流域内斑块(patch)尺度上的植被固碳、土壤固碳和枯落物固碳等数据结果并分析其时空变化。流域多年平均植被碳密度为1.240kg C/m~2,流域多年平均土壤碳密度为4.819 kg C/m~2,多年平均枯落物碳密度为0.192 kg C/m~2,多年平均总碳密度为6.251 kg C/m~2,其中土壤碳库占总碳库比例最大。流域总碳储量为0.2973 Pg,其中植被碳储量0.0595 Pg,土壤碳储量为0.2292 Pg,枯落物碳储量为0.0085 Pg,占流域总碳储量的比例分别为20.03%、77.11%和2.56%。(3)剖析了流域碳密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气候、土地利用类型、植被面积、植被覆盖度等因素均对泾河流域碳密度有方式各异和程度不一的影响,其中NDVI变化和植被面积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各层碳库碳密度高低。在气象因素中,年降水量和蒸散发ET相比其他因素对碳密度影响作用更强。土地利用类型也是影响碳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4)评估了不同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森林、草地、农田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0.0195 Pg、0.1309 Pg、0.1199 Pg,即碳储量主要在草地与农田生态系统,草地略高于农田生态系统。泾河流域总碳储量空间分布东南最高,西北最低,与土壤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情况相似。不同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均呈上述趋势。泾河流域水分利用效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表明,虽然流域碳储量和碳密度在逐渐上升,但是流域蒸发量增加相比更为显著,从而引起水分利用效率的下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储量及固碳能力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也不同。因此若要增加流域碳汇,需制定科学合理、精准高效的区域管理措施,流域碳储量的增加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能一概而论。综上表明,泾河流域经过退耕还林工程等措施的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后,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碳密度仍相对较低,且空间分布不均。若要提升流域碳汇效果和能力,应将各种环境因素统筹考虑,因地制宜,制定适宜的管理措施,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未来生态建设提供指导。
其他文献
地下水是全球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由于极端气候事件频发、人口急剧增长、地下水过度开采,在世界许多地区地下水干旱有加重的趋势。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地下水位观测站点稀疏,且连续性较差,导致对西北地区地下水储量变化规律认识不够全面。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重力卫星为观测地下水提供了新的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表的硬化面积迅速扩大,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和积水灾害,严重危害城市生态环境。同时,城市降雨的大量排放也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的紧缺。因此,国家大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以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然而,对于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建设来说,通常会采取严格的防水措施来保证黄土路基的稳定。显然,海绵城市建设所要求的路基透水和保水
学位
随着分洪工程的建设发展,经常会遇到分洪工程进水口的过流能力、洞身的输水能力以及出口下游的冲刷等问题,研究这类问题的方法通常采用传统的水工模型试验加理论分析方法来解决。但由于分洪隧洞长则几百千米短则几十千米,因此物理模型不得不采用小比尺模型进行研究,由此带来缩尺效应及相似误差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探讨和研究。本文以陕西省某长距离分洪工程为研究背景,针对小比尺物理模型无压流试验的阻力相似难以满足的问题进
学位
作为农业大国,目前灌区所存在的问题并不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实现量水设施测控一体化有助于推动现代化建设。目前平板闸门仍为灌区常见的渠系量水建筑物,但在闸门全开时往往由于闸墩形式比较传统无法实现测流功能,虽然可通过加装其他量水设施补足闸门全开时的测流功能但也随之产生了二次水头损失,为此有必要对闸墩形式进行创新使这些闸涵兼备特设量水设施的优越性能,又具有正常的引水分水功能,通过对新型组合装置的水力性能
学位
能值分析以同一客观标准的太阳能值衡量各类不同能质能量的真实价值和数量关系,运用其明晰不同类型水资源在作物生产系统中的内在贡献和利用效率,可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和有效参考。粮食生产耗水来源分为蓝水(即地表水和地下水)和绿水(指有效降水),且这两类水资源对产量的贡献不同。然而传统的作物生产系统能值分析对蓝绿水的区分及量化研究尚不明晰。本文以中国2001-2016年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
学位
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一系列植被恢复工程的实施,黄土高原植被覆盖面积显著提高,水土流失得到极大缓解。由于种植的人工林多为深根系植被,在保持地表水土的同时也引发了深层土壤的干燥化等问题。因此,综合分析人工林土壤水分变化及根系吸水特征可为评价生态恢复建设的可持续性提供科学依据。当前关于人工林深剖面土壤水分随林龄变化趋势的研究大多采用空间换时间的方法,无法反映同一人工林水分长期变化的真实情况。本研究以陕
学位
作物冠层温度是表征作物冠层能量平衡及生理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其对农田水分状况诊断、作物选育种等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冠层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对加强水资源管理、有效监测作物生长等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因此本研究以2019-2020年的冬小麦和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利用精密红外温度传感器(SI-411)连续监测冬小麦和夏玉米生育期内的冠层温度,并同步获取试验地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相对湿度等环境因
学位
<正>战争是人类最复杂的实践活动,其复杂性随着各种高新技术、高技术装备在战争中的运用和作战域的不断拓展呈指数级增长。如果从跨域的视角看,人类战争大体经历了三次跨域融合,即基于无线通信的协同作战、基于信息链路的精确作战和基于跨域融合的混合作战,对抗的重心也从兵力火力、精确作战逐步过渡到跨域融合能力。跨域混合作战使作战评估、作战筹划和指挥控制更为复杂,但人在现代战争中的参与程度和决定性作用更加突出,作
期刊
水肥气一体化滴灌技术将微纳米气泡与肥水均匀混合,实现水肥气同步输入到作物根区土壤中,解决根系水氧矛盾,提高根系活力和肥料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水肥气一体化滴灌应用越来越多。灌溉水中的细颗粒泥沙过滤难度较大,过滤成本较高,部分细小泥沙极易进入滴灌系统在滴头流道内发生絮凝沉降,提高滴头堵塞风险。水中加气可改变水的密度和粘滞力,进而可能影响水对泥沙的拖曳和输移,影响泥沙絮凝沉降过程,进
学位
分散土具有遇水分散流失的特性,对土木水利工程等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基于细粒土分散机理,以人工配制不同黏粒含量、不同碳酸钠质量分数的细粒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泥球试验、针孔试验、双密度计试验、孔隙水可溶性阳离子试验、交换性钠离子百分比试验和酸碱度试验,研究黏粒、钠离子、酸碱度3种致散因子共同作用下分散土判别方法的适用性,提出快速准确的分散土综合判别方法,并采用渗透变形试验研究3种致散因子对分散土抗渗性能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