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洞沟与油房旧石器考古遗址点的光释光年代学研究及其考古学意义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xy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宁夏水洞沟和河北油房遗址是中国北方晚更新世晚期重要的旧石器考古遗址点,蕴含丰富的文化遗存.由于受到早期实验条件和测年技术水平的限制,及考古遗址点复杂的沉积过程,目前这两个遗址点的年代数据存在较大的疑问或争议.近年来随着测年范围和准确度的提高,光释光测年技术正在成为考古遗址点年代测定的重要手段.  本次的研究中,对水洞沟第1地点和油房遗址进行野外考察与系统样品采集,在实验室中利用中粒(45-63μm)石英矿物进行了光释光年代学研究.通过对水洞沟第1地点两个剖面的年代测定,确定采自1963年发掘的西南剖面文化层的5个样品的年龄在32±3 ka和39±4 ka之间,取自1980年发掘的北剖面文化层的4个样品的年代在42±3 ka和46±3ka之间,光释光的测年结果与最新的AMS14C数据一致.结果表明水洞沟第1地点文化层的年代在ca.22 ka和46ka之间,石叶技术在水洞沟地区最早出现的时间可以推到ca.43 ka.利用中粒石英矿物对油房遗址剖面9个风成沉积物样品的光释光测量,确定油房遗址文化层的年代为ca.26-29 ka,对应MIS3.结果表明在ca.26和ca.29 ka之间,古人类生活在泥河湾盆地油房一带,泥河湾盆地是目前北纬高纬度地区(40°N)发现最早的细石器遗址点,为研究细石器技术在东北亚的起源与特征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机会.
其他文献
该文首次采用膨胀石墨为主体,用混合法在450℃,真空条件下合成了主阶为2阶的K-膨胀石星层间化合物,合成产物较为稳定.证明采用膨胀石墨为主体材料合成石墨层间化合物是行之有
石耶--三阳断裂呈北东走向展布于渝黔湘毗邻地区.1.断裂雏形与基底褶皱相伴生,形成于晋宁期(850-800Ma)的冒地槽环境;2.在地台演化阶段的表层拉张效应及重力均衡作用下,断裂
该文进行了粉煤灰在不同条件下的浸溶试验、不同煤种粉煤灰在不同介质条件下的淋溶试验、灰水与土层之间的水土反应系列试验及利用长期监测资料研究弥散作用,建立二维数学模
无颌类多鳃鱼目(Polybranchiaspiformes)系由刘玉海(1965)建立,是盔甲鱼亚纲中最重要的几个目之一。前人有关多鳃鱼类的研究多侧重于形态学及系统学研究,然而,由于多鳃鱼类中大
阿尔金走滑断裂带位于塔里木与柴达木盆地和昆仑山之间,走向北东-南西,长度大于1600km,该次的工作范围就是位于塔里木怀柴达木盆地之间的阿尔金断裂东半段,西起茫崖、经拉配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多种物化探方法在云庄地区金多金属矿化带(脉)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异常及所反映出的地质特征,并详细论述了矿区的地层、岩浆岩、蚀变特征、主要成矿地质特征、
该文通过对云南腾冲白石岩硅灰石矿的矿物学研究,查明该矿的矿石类型、矿物组合及硅灰石的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形态及其物化性质,为以后的深加工及应用研究提供可加工性的依
天山造山带横贯新疆中部,其两侧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沉积盆地十几个,这些盆地的形成、演化及其含油气性,都与天山造山带的演化密切相关,因此,开展天山造山带和两侧盆地关系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