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陀是三四十年代比较独特的作家,抗战期间于上海创作的小说集《果园城记》为其代表作。师陀自称“有意把这小城写成中国一切小城的代表”,“小城”凝聚了他对社会变迁中乡土中国的社会文化思考。近年来有研究者把现代文学史上小城镇题裁的作品称为“小城文学”。
师陀自己说:“中国的县城本来都是大农村”;费孝通认为“小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既与农村相区别,又保持着联系;列婓伏尔则指出城邑是“农村秩序”与“社会总体秩序”之间的一个中介。本文借用费孝通和列斐伏尔的“小城”概念。“小城”既有城市的因素,又有乡村的因素,两种因素所代表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冲突激烈,它们在不同地区共存的状况也更加复杂。
本文受“小城文学”研究成果的启发,将师陀笔下的“小城”作为一个社会文化载体进行研究。“
论文第一章首先概括出师陀笔下的小城“活在昨天”的状态,进而将作者的创作置于三四十年代社会文化思潮的背景下,对文本呈现的小城社会结构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同时将小城置于列斐伏尔所说的“近端秩序”与“远端秩序”之中,探究其没落的时代原因。
第二章分析了小城中的知识分子、女性和没落地主三类人物系列。从城与人的关系角度论证了“城”对“人”的命运的掌控、“人”对“城”的反抗与妥协,落脚到对大时代中小人物生存状态的关注。小城之子的悲剧是小城的悲剧,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造就的悲剧。
第三章回到小城的两个重要主角:时间和果园。时间意识的觉醒使师陀对小城的社会文化思考深入到生命和历史的维度。果园在空间上处在小城与农村的过渡地带,在时间上与小城有同样的生命律动,标志着小城脱离了农业却与土地血肉相连的独特身份,哺育了小城的心灵。
结语部分将师陀对小城图景的描写归结为一次精神还乡之旅。“地之子”离开小城成为无家可归的跋涉者,家园已成荒原,小城儿女走在寻家的路上,这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