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鄂博氧化矿反浮选新工艺试验研究及应用

来源 :内蒙古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白云鄂博氧化矿的就地处理,满足管道输送铁精矿的技术要求,同时,可提高铁的收率,增加企业经济利润。通过设计试验、试验室试验、工业试验及生产应用,论文主要研究了最终精矿粒度由-200目90%提高到-200目98%时磨矿粒度变化对浮选作业的影响,在满足管道输送的前提下,探索了采用先磨后选工艺流程的可行性,确定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进行了细磨试验研究。矿样由-200目含量90%提高至-200目98%时,铁矿物单体由83.9%提高到94.0%,其中各种Fe连生体含量均降低了2%左右。  (2)针对先磨后选方案造成的浮选作业矿物粒度的变细和泥化加重,通过降低矿浆浓度和增加抑制剂用量的方法,减轻了矿物粒度的变细和泥化的影响,达到了在浮选作业提高精矿品位和收率的要求。  (3)对不同磨矿粒度的氧化矿浮选给矿进行可选性试验研究。磨后与磨前浮精相比,74μm以上粒级产率降低4.4个百分点(6%将至1.6%),45μm以下粒级产率提高了8.36个百分点(74.5%升至82.86%)28μm以下粒级产率提高11.96个百分点(53.50%升至65.46%)。磨后浮精产品粒度完全符合矿浆输送管道对所输送矿浆粒度的要求。  (4)按照现氧化矿工艺配比浮给(弱磁精矿和强磁精矿的混合矿)进行浮选试验,试验取得较好效果。在浮给 TFe56.06%,粒度-200目90%时,采用一粗二精闭路浮选流程,获得浮精产率81%,品位 TFe64.45%,收率93.12%,浮尾TFe20.30%;当浮给磨至-200目98%时,采用一粗二精闭路浮选流程,获得浮精产率81.84%,品位TFe65.30%,收率94.35%,浮尾TFe17.64%的技术指标。满足了先磨后选的工艺要求。  (5)工业试生产与工业生产最终铁精矿比较结果表明,工业生产浮选给矿品位比工业试生产浮选给矿品位低8.53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二者最终铁精矿品位均达到64.50%以上,细磨-浮选工艺在生产中得到成功的应用,且采用细磨-浮选工艺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为6405.82万元。
其他文献
矸石直接充填可以实现煤矸石不升井、不转移、不上山减少矸石运输成本和环境污染,从而达到“以矸换煤”的绿色开采思想,矸石充填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控制覆岩运动,如何准确的监测
本文以目前神华乌海能源苏海图煤矿综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掘进过程中出现粉尘高、工作环境差、掘进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后,从根本上解决苏海图煤矿综
煤层间距离的不同,开采时相互的影响也随之有很大不同。当层间距离较大时,开采时两煤层之间的影响小,有时可以忽略,其矿压规律、支护条件与单层开采时基本相同。随着层间距离的减
天马山硫金矿有着几十年的开采历史,资源日渐枯竭,由于历史遗留原因,-215m中段以上有约100万m3空区未充填,严重影响着矿区的生产安全。为在-255m中段实现安全、高效生产,充分
低透气性高瓦斯矿井中如何增加煤层透气性的技术研究,目前是瓦斯抽放技术研究领域中比较前沿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是瓦斯抽放技术研究中的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进行
煤岩受力损伤破坏是引发矿山灾害的根本原因,张、剪破坏形式是煤岩损伤破坏的常见形式。因此,研究煤岩张、剪破坏形式下的红外辐射响应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到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及对岩体工程稳定性评价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采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煤岩张、剪破坏形式下的最高(最低)红外辐射温度、平均红外辐射温度(AIRT)以及红外热像的变化特征。
学位
我国研究部门和厂家在应用国外先进的插秧机构方面,只是单纯的测绘和仿制,由于旋转式插秧机构是采用非圆齿轮系传动,它的瞬时传动比影响到插秧机构秧针的运动轨迹,所以,采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学位
铜钼分离一直以来就是矿物加工领域的难题,是制约铜钼共生资源开发的较大障碍,因而成为选矿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以江西某难选铜钼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些基础研究,以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