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生水由于其自身具备的各种优势已成为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和城市的主要补充水源。北京市是我国最早实践再生水利用的城市之一,其污水回用率已超过50%,但与其相关的研究滞后于其使用。本论文以北京市再生水利用的管理者、生产与运营商、科研工作者及普通公众作为研究客体,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逻辑框架、案例对比、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旨在获取北京市再生水利用利益相关方的认知现状、比较相关政策的优势与存在问题、明晰再生水利用相关风险及发展弊端,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为北京市再生水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1)再生水管理者、生产与运营商及科研工作者对再生水的利用及发展呈较积极的态度,但随着其与再生水利用接触的深入,其使用意愿呈下降趋势,教育程度与工作情况是主要影响因素。
(2)北京市公众用水与污水认知水平较低,在水源等问题上存在误区,年龄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公众再生水认知度较高,收入是影响该部分选择的关键因素;公众对再生水使用意愿较高,但局限于补充饮用水以外的使用,教育程度和收入是其主要相关因素。
(3)政策要素的优化改进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等3个因子密切相关,在顶层设计、功能设置、动机、手段分配等方面欠缺考虑;政策目标的科学化较受认可但其实践完成效果受到质疑,教育程度与收入对调查结果呈显著影响。
(4)北京市再生水相关风险并不显著,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得到一致认可。源水阶段产生风险最受关注,次风险上的源水与终水水质、处理工艺、交叉连接是被识别出的显著风险。
(5)北京市再生水的发展在政策法规、部门执行、市场化机制、安全使用等方面存在弊端,亟待改进。
本研究就水质控制、终端利用、设施建设、安全监控等四个方面建立了再生水利用风险管理体系,并围绕法规政策与部门管理、配套设施、全流程监管、公众认知等提出了针对北京市再生水管理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