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是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的一种小型类人猿,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CITES附录Ⅰ物种,被IUCN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Critically Endangered species,CR)。西黑冠长臂猿在我国主要栖息于云南南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是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与否的指示物种。无量山位于云南中部,是现今西黑冠长臂猿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拥有代表性的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然而,上世纪50-80年代初的毁林开荒、经济作物种植、基础设施建设(铺设高压输电线路、公路)使无量山常绿阔叶林大面积减少且呈片段化分布,直接导致了西黑冠长臂猿种群隔离与数量下降。无量山是目前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和分布调查最为系统、行为生态学研究最为深入的地区,但是对于长臂猿赖以生存的栖息地还没有开展全面、量化地评价。因此,本研究利用3S(RS,GIS,GPS)技术对整个无量山脉(西起澜沧江、东至川河,南北涵盖整个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234.16 km2)进行量化分析,以评估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栖息地现状,为长臂猿保护与保护区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013年10月16日至2014年3月6日,作者通过Google Earth定位和手持GPS导航,进行了地面实地调查,共获得542个地面调查样点数据。本研究首先基于这些实地调查数据,运用ArcGIS10.0和ENVI5.1软件,对拍摄于2014年2月5日、分辨率为1.5 m的SPOT6卫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和专家知识分类,绘制了最新的无量山地表覆被类型图,统计了各类型的斑块数量及面积。然后,将地表覆被类型作为生物因子参与建模,综合生物、物理和人为3类因子共25个环境变量,以及最近两次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调查中获得的160个出现点,建立了评价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生境的最大熵(MaxEnt)生态位模型。进而对生境适宜度重分类,首次绘制了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的生境适宜度等级图。根据行为生态学的研究结论,以面积大于1 km2的高质量生境为潜在生境的标准,绘制了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潜在生境分布图;通过将潜在生境与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界进行叠加,分析了保护区内各功能区划及保护区外潜在生境面积与分布状况。 遥感影像分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西黑冠长臂猿最主要栖息的植被类型——中山湿性、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共有357.48 km2,其中24.08%处于片段化状态,5.41%处于严重破碎化状态;重要迁移通道——近山顶苔藓矮林面积为68.55 km2。MaxEnt生境适宜度预测结果重分类显示,整个无量山脉生境适宜度指数在0.8以上的高质量生境有278.5 km2,但人类活动使得高质量生境面积下降了39.09km2。Jackknife检验发现地表覆被类型对生境适宜度贡献率最高,作为单独变量影响最大,且为最不可或缺的环境变量。生境适宜度影响因子的预测结果反应曲线显示中山湿性、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最适宜长臂猿生存,近山顶苔藓矮林适宜度次之,海拔在2300-2700m范围内生境适宜度达到最大,与之前的行为生态学研究结果相吻合。本研究结果表明整个无量山脉现存长臂猿潜在生境272.32 km2,根据有行为学研究的两群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的家域面积(1.6 km2,2.6 km2),整个无量山可以容纳104-170群。将潜在生境与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界叠加分析,61.63%(167.83 km2)的潜在生境受到保护区的保护,然而仍有38.37%(104.49km2)的潜在生境位于保护区外,且分布着22群西黑冠长臂猿。 本研究通过利用3S技术和MaxEnt建模首次对整个无量山脉的西黑冠长臂猿的生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从生态位的角度证明了生境植被对于西黑冠长臂猿保护的重要作用。本研究还将西黑冠长臂猿潜在生境面积与无量山西黑冠长臂猿家域面积相结合,分析了现有潜在生境的环境容纳量,显示现存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的85.29%。根据长臂猿潜在生境分布与保护区边界叠加分析结果,本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区功能区划的调整建议,指出了需要优先开展生境恢复和生境廊道建设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