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的发生情况,研究榄香烯(Elemene,E)对TACE术后介入栓塞综合征(Postembolization syndrome,PES)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本研究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的发生情况,研究榄香烯(Elemene,E)对TACE术后介入栓塞综合征(Postembolization syndrome,PES)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为临床疗效评估及体外实验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临床疗效评估:(1)本研究使用回顾性分析,纳入2017年5月到2020年5月期间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7例HCC患者。分为A、B两组,A组TACE术后使用榄香烯,B组TACE术后未使用榄香烯。其中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期间的患者67例,分为A组(该时间段榄香烯已在肝胆外科使用);2017年5月到2018年10月期间收治患者40例,分为B组(该时间段榄香烯未在肝胆外科使用);(2)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3)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术后发热的发生率;(4)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5)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术后肝区疼痛的发生率;(6)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术后骨髓抑制发生率;(7)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第二部分为体外实验:(1)体外培养HL-7702细胞,使用Cocl2诱导细胞建立缺氧损伤模型,设置空白对照组(A组),β-榄香烯组(B组),Cocl2组(C组)以及β-榄香烯+Cocl2组(D组);(2)使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3)通过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4)使用DCFH-DA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含量;(5)使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6)使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中TLR4以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显示:(1)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无显著性差异;(2)榄香烯组有10名患者术后发生发热,发生率为14.93%,非榄香烯组有13名患者术后发生发热,发生率为32.50%。两组之间比较P值为0.032,榄香烯组发热发生率低于非榄香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榄香烯组有10名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4.93%,非榄香烯组有14名患者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5.00%。两组之间比较P值为0.016。榄香烯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非榄香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榄香烯组有26名患者术后发生肝区疼痛,发生率为38.81%,非榄香烯组有27名患者术后发生肝区疼痛,发生率为67.50%。两组之间比较P值为0.004,榄香烯组肝区疼痛发生率低于非榄香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榄香烯组有3名患者术后发生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48%,非榄香烯组有8名患者术后发生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0.00%。两组之间比较P值为0.026,榄香烯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非榄香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榄香烯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25±2.22(day),非榄香烯组术后住院时间为7.55±5.90(day),两组之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实验结果显示:(1)β-榄香烯浓度≥20μg/m L时,显著抑制HL-7702细胞(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Cocl2浓度在300μmol/L及以上时,可明显降低HL-7702细胞活力(P<0.05),将Cocl2300μmol/L浓度设为后续实验缺氧建模浓度;(3)Cocl2组对比空白对照组,Cocl2组细胞活力降低显著(P<0.05),β-榄香烯+Cocl2组对比模型组,细胞活力得到提高(P<0.05);(4)Cocl2组中MDA、LDH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升高,SOD含量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5),β-榄香烯+Cocl2组中MDA、LDH含量较Cocl2组降低,SOD含量较Cocl2组升高(P<0.05);(5)β-榄香烯+Cocl2组中活性氧含量较Cocl2组降低(P<0.05);(6)β-榄香烯+Cocl2组中细胞凋亡率较Cocl2组降低(P<0.05);(7)β-榄香烯+Cocl2组中细胞形态损毁较Cocl2组降低;(8)β-榄香烯+Cocl2组中TLR4/NF-κB P65炎性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较Cocl2组降低(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使用榄香烯能有效降低介入栓塞综合征的发生率,降低骨髓抑制发生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炎性信号通路激活、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测定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责任血管再通前后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HO-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分析血清HO-1、SOD表达水平变化特点及其与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梗死严重程度、血管内介入治疗责任血管再通水平、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脑组织出血转化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内治疗探寻临床相关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本研究纳入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
目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患者出院3个月内为易损期(Vulnerable phase,VP),VP内以高病死率和高再住院率为临床特点。既往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valsartan,S/V)可以改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预后和降低ADHF患者的N端B型利钠肽原(N-
目的:鉴定一掌跖角化病家系的致病位点,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探寻该家系的发病原因,研究家系中LOR基因c.323G>C突变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变化及对Ha Ca T细胞株凋亡、增值分化及细胞周期可能的影响。方法:收集一掌跖角化病家系中相关成员的外周血、绘制系谱图并判断遗传方式。采用二代捕获测序检测目前已知与人类皮肤病相关的267个基因,对可疑变异位点用Sanger测序在家系中做验证;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L
目的:通过使用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及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gding score,RFS)对重庆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对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的认识,探讨重庆地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患者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及
研究背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es 2,SARS-Co V-2)是一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高致死性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其引起的严重疾病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
目的:胶质母细胞瘤(GBM)是神经胶质瘤中侵袭性最强的一种亚型,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极差,平均存活时间为10-12个月。考虑到每个GBM患者的整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是个体治疗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旨在分析GBM的基因表达谱,寻找与GBM预后不良相关差异性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风险评估,揭示与GBM肿瘤诊断及预后相关的基因。方法:首先,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
目的:创伤性脑损伤(TB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可直接导致神经元坏死、血脑屏障(BBB)结构严重损伤,并继发引起脑水肿等一系列致命性损害。目前,对于创伤性脑损伤后保护血脑屏障的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迫在眉睫。Rap1是一种与Ras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的小GTPase蛋白,以小GTP酶充当分子开关,在活性GTP结合状态和无活性GDP结合状态之间循环。此前的研究发现,Rap1
目的:肿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细胞异常增殖过程,它形成的每个环节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包括肿瘤微环境和癌干细胞。脑胶质瘤在颅脑肿瘤中最为常见,而且高级别胶质瘤生存期短,复发率高,目前的治疗方案疗效有限。目前,亟待制定新的治疗策略去延长患者生命,所以,对于胶质瘤形成及进展机制的研究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索细胞外基质中Ⅰ型胶原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在胶质瘤形成及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使用免疫组化染色
目的:免疫相关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发现与脑胶质瘤患者预后有关的免疫相关基因,并探索与免疫相关基因有关的脑胶质瘤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浸润情况。方法:首先,下载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hinese Glioma Genome Atlas,CGGA)数据库中脑胶质瘤样本的表达谱(m RNAseq)数据,由于其被分为了两个批次,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和批次
目的:近年来,进展期肺癌的治疗方式有所转变,逐渐以免疫治疗为主,其它方式为辅的联合治疗方案。随着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相继在本土应用,尤其以抗PD-L1及其受体的药物表现出的抗肿瘤效果明显,使得癌症患者不断受益。早期临床探索发现,抗PD-L1及其受体药物具有明确的抗肿瘤活性、良好的免疫诱导反应等特点。但随着治疗的不断深入,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逐渐凸显,有些反应甚至是致命性的。我们知道肿瘤有其复杂且独特的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