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鱼藤酮处理的PC12细胞中研究白果内酯对α-共核蛋白的影响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z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足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肌强直、运动障碍、静止震颤、姿势障碍等。主要病理改变为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变性、死亡,同时伴残存神经元内出现路易小体(Lewy's body)。目前常用的抗帕金森药物如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并不能阻止或减缓PD的病程,因而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抗帕金森病药物成了研究的热点。白果内酯(bilobalide)——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s of Ginkgo biloba leaves,EGbs)中的主要成份,便是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潜能的药物之一。   大量动物实验表明EGbs能减少海马区神经元的死亡,改善痴呆症状,并有至少四项随机双盲试验表明它能减轻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因素引起的痴呆。目前,EGbs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多的治疗痴呆的药物之一。白果内酯作为EGbs的主要有效成份,动物和离体实验证明它具有EGbs的几乎所有特性,包括保护线粒体功能、抗氧化应激、清除氧自由基、抗细胞水肿、抑制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和毒性等。   PD同样是最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它和AD在发病机制,病理过程等方面均极相似。首先,两者都涉及蛋白质的异常折叠和沉积,在PD为α-共核蛋白(α-synuclein protein)和路易氏小体,在AD为β-淀粉样蛋白;两者均有大量神经元的非炎症性死亡,包括凋亡;两者均与氧化应激及氧自由基损伤、兴奋性氨基酸毒性、N-甲基-D-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分布异常,溶酶体功能缺陷等密切相关。人们发现一些对AD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对例如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Memantine)和利福平对PD患者亦同样有效,也说明了两种疾病之间共享某些发病的机制。   AD和PD之间的相似性让人猜测白果内酯对PD和多巴胺能神经元也有保护作用。这一猜测已经得到了初步证实:动物实验表明,白果内酯能明显缩短大鼠由于腹腔注射毒扁豆碱所引起的震颤持续时间,同样,可明显减轻由微量6-羟多巴胺(6-OHDA)单侧黑质注射引起的PD大鼠模型的旋转。体外实验示它对一氧化氮(NO)、6-OHDA、1-甲基-4-苯基-吡啶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鱼酮藤所致的细胞损害有保护作用,可能的机制包括有减轻保护线粒体功能、抗氧化应激、抗兴奋性毒性、抑制凋亡等。另外,白果内酯对β-淀粉样蛋白所致的PC12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提示其可能对蛋白质异常折叠及聚集有干预作用。a-Synuclein蛋白的过量或异常表达被认为是PD最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但是白果内酯对a-Synuclein蛋白表达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课题在已有的实验基础上观察白果内酯对a-Synuclein蛋白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索白果内酯的可能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为了探讨白果内酯对PC12细胞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我们选择鱼酮藤构建PD的细胞模型。用鱼藤酮制作PD动物模型及细胞模型的技术目前已比较成熟,与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一样,鱼藤酮是一种高亲和力的经典的线粒体复合物Ⅰ抑制剂,能引起神经元尤其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和死亡,并产生在病理表现、临床症状上都极类似于人类PD疾病的动物模型。除了线粒体功能障碍、ATP合成减少、脂质过氧化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过度生成外,鱼藤酮尚可干扰细胞内的微管系统,并增加α-synuclein蛋白的异常折叠和聚集,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中可观察到类圆形α-synuclein染色阳性的包涵体形成。本课题欲研究白果内酯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重点观察是否与氧化应激及α-synuclein蛋白的表达和聚集相关,故选用鱼藤酮构建细胞模型是合理的选择。   二.研究目的   1.建立鱼藤酮诱导的α-synuclein过量表达的PD细胞模型。   2.明确白果内酯对鱼藤酮处理的PC12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3.进一步了解白果内酯对α-synuclein蛋白的转录和表达是否有影响。   4.结合已有的实验成果,探讨PD发病机制中氧化应激和α-synuclein蛋白的关系,以及白果内酯发挥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为其用于PD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   1.细胞培养及分组:PC12细胞(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株细胞)经100ng/ml7S神经生长因子处理9天成分化细胞后培养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并5%CO2的37℃培养箱孵育,隔天更换培养基。根据不同的处理条件分成4组:对照组(常规加培养基)、鱼藤酮组、鱼藤酮+白果内酯(低,高剂量)预处理组。   2.确定细胞模型建立方法。在正常培养的PC12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鱼藤酮(50nmol/L-3.2μmol/L),作用24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根据结果确定鱼藤酮的作用浓度。   3.确定白果内酯的作用浓度。在正常培养的PC12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白果内酯,2小时后根据前一步骤的结果,加入一定浓度的鱼藤酮,作用24h后以MTT试验的结果选取用于后续实验的白果内酯的低、高剂量浓度。   4.明确白果内酯对鱼藤酮处理的分化PC12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根据上述分组施以不同的处理并检测以下指标:(1)MTT法检测细胞活性;(2)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3)荧光显微镜观察Hoechst33342核染色情况;(4)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5.用RT-PCR方法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细胞α-synuclein mRNA和α-synuclein蛋白的量。   6.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组间的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四.实验结果   1.1.6μmol/L鱼藤酮作用24h能显著减低分化PC12细胞的细胞活性,表现为细胞肿胀变圆、崩解、轴突消失、细胞数量减少;MTT试验结果示鱼藤酮组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71.51%±2.83%),10μmol/L及50μmol/L白果内酯组存活率分别为(80.73%±2.46%)、(87.58%±3.21%)、均显著高于鱼藤酮组(P<0.01),并能减轻鱼藤酮引起的形态学改变。   2.1.6μmol/L鱼藤酮作用24h引起PC12细胞凋亡增多,在Hoechst33342细胞核染色图片中表现为胞核边缘粗糙、核固缩、荧光增强,有的可见核碎片。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示鱼藤酮组细胞凋亡率为15.2±1.8%,较control组显著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高剂量白果内酯组(10、50μmol/L)凋亡率分别为9.3±1.4%,10.1±0.8%,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但均显著低于鱼藤酮组(P<0.05)。   3.Western-blotting结果示:鱼藤酮组α-synuclein蛋白的表达显著大于对照组,接近正常细胞的三倍,(P<0.01)。低、高剂量白果内酯组α-synuclein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鱼藤酮组(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4.RT-PCR结果示:鱼藤酮组α-synuclein mRNA的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低、高剂量白果内酯α-synuclein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鱼藤酮组(P<0.01),接近对照组水平。   五.实验结论   1.鱼藤酮可诱导出α-synuclein蛋白高表达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   2.白果内酯能同时减轻鱼藤酮引起的PC12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对分化PC12细胞有保护作用。   3.白果内酯能抑制α-synuclein蛋白的表达及下调α-synuclein基因的转录,这可能是白果内酯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
其他文献
摘 要:塞缪尔·贝克特是爱尔兰裔作家、思想家,同时也是第一位重要的后现代文学家,他对于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和美学追求为我们了解后现代文学和文论做出了杰出贡献。《瓦特》是贝克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标志着他写作生涯的转折。本文以《瓦特》为例,探讨了贝克特小说在语言、情节、主题思想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为我们探索贝克特写作的后现代性走向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塞缪尔·贝克特;《瓦特》;不确定性;后现代性  [中
本实验采用40 个随机引物对低能离子束介导紫玉米全DNA 转化水稻早籼213 获得的8 个玉米稻株系基因组DNA 进行RAPD检测。其中36 个随机引物得到扩增图谱。统计分析图谱中的各类扩增带,其中变异株
目的: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发病急、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早期容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尤其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ALI是一
色彩是电影中重要的艺术手段,著名导演张艺谋更是将这一手段发挥的淋漓尽致,登峰造极。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他执导的电影不论在思情意旨上,还是在电影美学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慢性间歇性低氧(CIH)动物模型血压水平及血管重构情况,以及ROCK抑制剂Y27632对OSAHS模型血压水平、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成
伊夫林·沃是20世纪英国重要的小说家。其小说《独家新闻》创作于1938年,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夕,整个世界都处于紧张而慌乱的状态。新闻界的布特代替小说界的布特去往伊士
摘 要:伊夫林·沃是20世纪英国重要小说家之一。《衰落与瓦解》是作者的第一部讽刺小说。本文通过分析《衰落与瓦解》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种种异化现象,揭示出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并进而认识到这部作品重要的当代社会价值。  关键词:伊夫林·沃;《衰落与瓦解》;异化  作者简介:伍结媛(1990-),女,湖南娄底人,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背景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炎症疾病,其发病率占全球人口的1%,慢性滑膜炎和关节损伤、破坏是其主要表现,TNF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是主要的致炎因子。在过表达的TNF转基因小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具体表现在文学人物塑造上的方式为典型人物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其历史唯物主义在塑造人物方面的具体表现则为典型人物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具有时代意义。  关键词: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共性与个性;阶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1  虽然“典型”的概念在十七世纪以前就已经出现,但作为探索的初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