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性能的试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凭借其可以主动控制预张拉力,消除新加固部分的应力滞后,无需增大截面,施工快捷等优势,越来越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并在加固改造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目前体外预应力加固梁的计算理论落后于实践。因体外预应力梁的截面变形不协调、二次效应等特性,使得现有无粘结预应力计算理论无法较好地指导工程实践。 本文通过对体外预应力筋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计算理论的研究,特别是6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进展: (1)以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在正常使用阶段的设计理论及方法为主线,用等效荷载-变形-应力增量关系迭代的方法对加同梁裂缝的闭合、重新开展、加固过程中反拱值、使用过程中的挠度计算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已有的试验数据结果的对比,验证该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并对使用阶段的挠度计算提出了相应的刚度简化计算公式; (2)本文以受压区高度、有效预应力水平和预应力度作为参数,对6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了全过程的试验研究,详细分析了体外预应力筋的应力增量、梁的变形、极限抗弯承载力、裂缝分布与塑性铰的形成等问题。通过试验值和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3)在上面工作的基础上,对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的设计提出了若干建议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结构健康监测和状态评估一直是结构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检测是结构健康监测的一个重要手段,经过测试可以获得大量振动信号。由于外界环境例如白噪声、各种
两相介质动力反应的计算分析是土动力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水工结构、近海岸结构等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由于两相介质动力问题的复杂性,描述该问题的方程为固相与液
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荷载作用和材料老化的影响,可造成结构的损伤累积和抗力衰减,甚至导致结构整体破坏,引起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因此,研究结构损伤识别方法不仅具有较大的
框架结构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建筑结构形式。地震时,大量填充墙的破坏、倒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地震的频发,填充墙在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不断涌现,其地震
降雨是诱发滑坡灾害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分析探讨降雨入渗补给地下水的方式,揭示降雨-地下水位-滑坡变形的相互关系,对滑坡灾害防治方案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山村滑坡是
本文独立设计制作了波形锚具和钢平板锚具,分别用于张拉和锚固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板;还设计制作了一个反力架用于固定张拉设备。 波形锚具内表面由等半径圆弧相切而成,用激光线
在建筑结构中框架结构是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结构形式,因受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构可能会出现损伤,对结构的安全构成威胁,当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甚至可能酿成重大的工程事
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的大城市里高层建筑物的出现逐渐增多,这就促使了基础埋深的加大,不可避免地涉及基坑开挖的问题。我国在80年代的基坑,最深一般是10m左右,现在2
近30年来,混凝土柱和钢梁组成的组合结构得到了越来越广范的应用,从结构和施工的角度来说,这种结构更合理。为了了解这种组合结构节点区域荷载的传递机制和节点构造对节点性能的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由于材料老化、环境腐蚀、使用功能改变、施工质量低劣以及自然灾害等问题而导致大量的结构设施需要修复和加固。纤维增强塑料(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