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生态安全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eb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尤其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区域性的环境问题逐渐加剧,由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及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灾难不仅没有得到减缓,反而越来越构成对区域发展生态安全、社会进步的威胁,并对该地区的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广泛而严重的威胁。由于本区域本生态环境基础比较脆弱,人口压力大,以牺牲环境求发展的模式依然存在,其引发的水土流失、淡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对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在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展“区域生态安全”研究已迫在眉睫。 本文从理论分析入手,全面而深入的讨论了生态安全的概念、特点、内涵以及研究方向等,再把理论和实际结合提出问题,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由此提出了解决方案,提出解决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安全问题的方法,最终经过提炼分析,举一反三,并大胆的提出了建立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构想。 本文从结构上分为六章:第一章交待了选题背景、生态安全的由来以及论文的总体结构;第二章主要是生态安全理论基础的初步分析。这一章从生态安全的概念和特点入手,论述了生态安全的目前的研究内容和现状,分析了生态安全系统的构成,并由此引出了生态安全评价的基本理论。这一章为本论文的分析和研究定下了理论基调。第三章是论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安全构成,是前一章理论在实际中的运用。本章首先分析了影响我国生态安全的四大要素,并对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现状做了深入的调查,提出了影响本区域生态安全的几大构成要素。第四章是经济分析及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本章分析了生态安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本区域作了生态安全评价,并据此对本区域的生态环境做出了分析。第五章是区域生态安全建设。针对前两章提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安全的问题及分析,提出区域生态安全建设的方案,主要从区域生态安全的格局建设和维持体系建设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构想。 作者在文中的创新之处在于结合区域修正了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的构想,并完整地分析了区域生态安全体系所应该具备的七大系统(体系)的内容及构成,对我国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区域生态安全的建设提出了可行的对策。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主要针对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通病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首先对市政工程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接着列举了几类常见的施工技术通病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
该课题旨在利用以Nafion为电解质膜的典型膜电极(MEA)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进行"电生"加氢合成.其创新之处在于:利用PEMFC作为加氢反应器进行加氢反应,同时输出电能;无需支持
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结晶性的热固性聚合物共混体系,运用差示量热扫描仪(DSC)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研究这些共混体系在固化前和固化后的相容性,相行为,分子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存在会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形成潜在的威胁。由于具有巨大的疏水比表面积及对有机污染物的强吸附能力,纳米碳管被认为是去除水环境中疏水性有机
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但学困生之所以学困,在很大程度上又与缺乏学习兴趣密切相关。因此,要想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工业废水种类越来越多,沉淀池内的污泥构成随之发生了很多改变,出现大量含水率低、流动性差的沉渣.工程实例表明,以往所使用的刮(吸)泥机不适用于清除沉淀
巴克豪森效应是铁磁材料磁化时磁畴壁发生的突然的不连续运动释放出弹性应力——应变波的现象。此效应在试样表面接收线圈中所产生的电压脉冲和噪声称为巴克豪森噪声。本文依
从去年开始,金华市浙中拍卖公司就充分利用浙江拍卖在线平台,探索现场与网络同步拍卖的新路子,并多次成功实施了现场与网络同步拍卖2013年5月,金华市浙中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