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厌氧消化产气特性影响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AODENV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厌氧消化技术具有显著的能源、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农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影响厌氧消化过程的因素很多,反应机理非常复杂。温度是影响厌氧消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早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Buswell和其他学者对厌氧微生物和产气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在厌氧消化过程中,温度对其影响尤为重要。温度的适宜与否直接决定了厌氧消化的成败。目前为止,温度对厌氧消化产气量和对原料发酵时间长短的影响没有确定的数据和记录。理论上,10~60℃的范围内,沼气均能正常发酵产气。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地区根据理论值指导生产,却没有收到显著的成效,结果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所以研究和探索厌氧消化过程中,不同发酵温度对厌氧消化产气量、产气速率的变化规律,寻求最优的发酵温度很有必要,本研究旨为实现沼气发酵的可控化及我国沼气发酵适宜区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解决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农业环境污染源头治理对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该试验通过自行研究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发酵装置,以作物秸秆(麦秆、稻秆、玉米秸秆)和粪便(猪粪、牛粪、鸡粪和人粪)作为发酵原料,以常温厌氧发酵池的底物为接种物,在总固体TS(Total Solid)质量分数为8%的条件下进行批量试验,在25~40℃温度范围内,每5℃设一个温度梯度,研究了不同发酵温度对厌氧消化产气速率、产气量及发酵时间的影响,并用SA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得出不同发酵原料的最优发酵温度及相应的消化时间和最大干物质累积产气量。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由SA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厌氧消化累积产气量( f )与发酵温度( )xT和发酵时间( )xd的回归方程:从逐步回归的方差分析结果看,回归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得出了不同发酵原料的最优发酵温度及相应的消化时间和最大干物质累积产气量。(2)由回归分析结果得知,猪粪、牛粪和鸡粪作为单一发酵原料时的厌氧消化的最优温度在32℃以上,发酵周期为75d左右;作物秸秆厌氧消化的最优发酵温度均在52℃以上,相应的消化时间在100d左右;粪便(猪粪、牛粪)与作物秸秆(麦秆、稻秆、玉米秸秆)混合厌氧消化所需的最优温度均在30℃以上,且60d左右发酵原料就可以发酵充分。(3)由试验结果得知不同发酵原料在4个温度组下均能正常产气。在发酵初期,30℃、35℃两个温度组的累积产气量及产气速率都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25℃、40℃两个温度组需经过短暂的停滞期后才能正常产气。(4)在本试验设置的温度温度范围内(25~40℃),以作物秸秆作为单一发酵原料时的累积产气量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以粪便作为单一发酵原料和粪便—作物秸秆配比的累积产气量并不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以该原料最优发酵温度为界),厌氧发酵的产气速率的峰值出现的时间和发酵周期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峰值和产气量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是当温度超过该原料最优发酵温度值后其产气速率和产气量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6)由试验结果和回归分析结果得知,消化时间不总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影响厌氧发酵的因素很多,每个影响因素都可能对厌氧发酵的发酵时间长短有影响,所以单一以温度来断定厌氧发酵时间的长短是不可行的。(7)由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影响麦秆、稻秆和玉米秸秆厌氧发酵的最优发酵温度超过本实验范围,仍需要进一步试验验证。
其他文献
高中生物选修课相对于必修课而言,课程内容的安排侧重于生物科学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密切关系的基础知识,包括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光能利用和生物固氮、微生物与发酵
实践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康庄大道。而建立与我国现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已成为我国政治体制
利用GOSAT全球CO2通量数据集,对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期间的陆地生态系统地表碳通量(Biosphere flux,简称"陆表碳通量")数据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全球植被覆盖区总体表现为碳汇(-0.83PgCyr-1),在各种植被类型中,农田和森林表现为强碳汇,碳汇量分别为-0.30PgCyr-1和-0.62PgCyr-1,低纬度的稀树草原表现为强碳源,碳源量为0.31PgCyr
空间数据安全,尤其是访问控制在GIS应用(特别是网络应用)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功能部件。该文主要讨论设计和实现空间数据访问控制功能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包括空间数据访问控制分类、空间数据访问控制的要求、空间数据访问控制模型、授权规则的存储结构和管理方式、授权规则与访问请求的匹配决策算法以及空间数据访问控制的实现策略等。提出一种空间数据访问控制的参考框架,定义了各组件的功能,并解释访问控制功能的实现流程
针对空间信息技术(SIT)和数据库等技术在数字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集成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数字城市规划中基于面向服务体系架构的空间信息技术集成模式。该集成模式以统一的数据中心为基础,消除了业务软件的异构与差异性,提高了数字城市规划中业务间数据传递和共享能力。建立的集成信息系统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实现了业务系统根据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进行相应的变化和扩充需求,较好解决了企业级数字城市规划信息平台中数据
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在磨练中逐渐成熟起来,也深深地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作为班主任,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苦与甜之中蕴含着我
以预测矿井的相对瓦斯涌出量为目的,提出灰色-分源预测的新方法,构建了灰色-分源预测的数学模型,即将灰色预测与分源预测相结合,用灰色理论对采煤工作面的相对瓦斯涌出量和掘
基于1995-2010年能源消费数据,利用IPAT模型,分规划情景、惯性情景、低碳情景对安徽省未来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15年,安徽省在规划情景、惯性情景、低碳情景下的碳排放量分别为16 680.96万t、14 790.52万t、11 235.49万t,均呈增长态势,碳排放强度分别为0.6952t/万元、0.6661t/万元、0.6533t/万元,呈下降趋势,规划与惯性情景模
目的:(1)设计治疗肩胛骨体、颈、盂部骨折的改良手术入路并进行详细的解剖学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依据。(2)总结分析临床资料,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1)对尸体
目的研究自1991年首次发布气雾罐国标以来我国气雾罐的标准化历程。方法通过解析历次发布的国家标准(GB 13042,GB/T 25164)和包装行业标准(BB/T 0006),从气雾罐形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