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车辆交通流微观建模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p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深度融合,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也使得针对智能网联车辆的研究成为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热点话题。如何揭示智能网联车辆交通流的行为演变规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围绕智能网联车辆交通流的微观建模展开研究,一方面,考虑到智能网联车辆可以通过车车/车路(vehicle-to-vehicle/vehicle-to-infrastructure,V2V/V2I)通信技术获取周围车辆的多元化信息,从而提出两种新的交通流模型;另一方面,针对智能网联环境的本质性特点,如通信拓扑结构的变化和通信延时,提出一种新的智能网联车辆交通流模型,以此刻画智能网联车辆交通流的动态行为演变,进而研究上述两种典型因素对智能网联电动车交通流的行为和能耗的影响。本文的具体工作介绍如下:(i)针对车辆动力学信息和非结构化道路因素影响,提出了智能网联环境下考虑电子节气门开度和单边侧向间隙的跟驰模型非结构化道路环境表示交通道路中存在车道线不清晰情况,导致前后车辆间可能存在侧向间隙。而在智能网联环境下,车车间不仅可以通过V2V通信获取通信范围内的车辆运动学信息,还可通过V2V/V2I获取车辆间的侧向间隙信息。本文通过结合以上信息,提出了一种智能网联环境下,考虑电子节气门开度和单边侧向间隙综合影响的跟驰模型。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模型较现有的模型,具有更好的一般性、稳定性、平滑性和响应能力。(ii)针对道路几何结构信息和非结构化道路因素影响,提出了智能网联环境下考虑坡度和双边侧向间隙的跟驰模型智能网联环境下,交通道路中的坡度情况可借助V2I通信技术,告知通信范围内的车辆,在此基础之上,考虑到非结构化道路环境,本文提出了智能网联环境下,考虑道路坡度和双边侧向间隙影响的跟驰模型。理论分析证明了所提模型较现存的模型,更具有一般性。仿真实验验证了在上坡情况下,随着坡度的增加,交通流稳定性提高,车辆在交通流中的分布越加密集;而在下坡过程中,随着坡度的增加,交通流稳定性下降,车辆在交通流中的分布越加稀松。同时动态仿真实验表明,考虑双边侧向间隙因素会使得头车受外部干扰后,能快速地消除其影响。(iii)考虑通信扑结构和延时对车辆行为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智能网联环境下的交通流跟驰模型智能网联车辆借由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车车互联,然而该技术不可避免的会引通信的连接不稳定以及通信延时等问题。本部分研究内容旨在利用图论提出一种通信拓扑结构表征方式,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种考虑通信拓扑结构和延时的跟驰模型。理论分析得到了模型的一致性条件。仿真实验通过考虑不同的通信拓扑结构和延时,分别验证了所提模型在反映交通流稳态特性、平滑性、响应能力和抗扰动能力的有效性,同时证实了,对于智能网联交通流,通信的连接情况和通信延时会对交通流动态行为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iv)考虑通信拓扑切换周期与延时因素,研究了其对智能网联电动车交通流行为和能耗的影响智能网联环境下,不可靠通信必然会对交通流造成影响,本文结合当前热点的电动车能耗问题,基于(iii)中的跟驰模型,研究通信拓扑切换周期与匀质/异质延时对智能网联电动车交通流行为和能耗的影响,仿真分析表明了通信环境越恶劣,即通信拓扑切换周期越短,延时越大,会造成电动车交通流的平滑性和响应能力恶化,能耗越大。同时,也明确了针对智能网联电动车交通流,稳定和良好的通信对节省能量的重要性。上诉内容(i)(ii)重点围绕智能网联车辆可获取多元化信息展开,阐明不同因素会对交通流稳态和动态行为造成的影响;而研究内容(iii)(iv)则围绕通信因素展开,讨论通信拓扑结构、拓扑切换周期、通信延时对交通流的稳态、动态及能耗影响。
其他文献
根据实验课程的特点,以学生为主,改变学习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增强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为应付考试转变为发展能力而学。
构造了由多模复共轭相干态|{Z*j}〉q、多模复共轭虚相干态|{iZ*j}〉q和多模真空态|{0j}〉q这三态的线性叠加所组成的第Ⅲ类三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ψ(3)3〉q.利用多模压缩态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讨论“计算机组成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讨论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汇编语言和硬件实验课的兴趣,提出了如何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
随着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对大型装备的非接触式精密测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于传统的脉冲法和相位法激光测距技术,线性调频激光测距技术具有测距精度高且抗干扰能力强的突出优点,在精密测量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线性调频激光测距信号处理算法展开研究,并基于多核浮点DSP进行高速实现,搭建了一套能够对大尺寸非合作目标进行高精度测量的调频式激光三维形貌测量系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从园林事业的发展形势出发,提出了园林树木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并对近几年来对实验课内容、方法和手段、考试等方面的改革方法和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目的:探讨精准的解剖性肝叶切除和局限性肝叶切除术对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肝叶切除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共182例,其中101例行
建立了利用ICP—AES测定中药材中重金属元素铅、镉、铜的轴向观测方法,对轴向观测和横向观测的精密度结果和样品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轴向观测方式测得Pb、cd、cu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皮瓣移植对于颜面部不同类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而进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皮瓣移植的患者
本文主要探索建立会计实训基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问题.通过课堂教学与会计实训的有机结合,采用案例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会计仿真教学模式,使学生熟悉企业内部会计业务的基
植物学实验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科学态度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实验课的教学实践,从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