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基数日益加大,产生的污水量不断递增,水污染日益严重,使水资源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各种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就其处理难度和危害性而言,是难生物降解的废水,且具有较大的毒性,个别还具有生物富集效应,最终通过生物链可能造成人体中毒,危害到人体安全。在各种重金属污染事件中,Cr(Ⅵ)作为污染因子已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周围动植物及人类的健康,因此,对废水中的Cr(Ⅵ)进行处理势在必行。目前用于去除废水中Cr(Ⅵ)的主要方法有:化学处理法、物理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等,当前研究较多的是用生物吸附剂进行吸附,其具有来源广、吸附能力强、易于分离回收重金属等特点,所以开发高效、价廉的吸附剂一直是广大科研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本实验用茶树菇废菌体作为吸附剂对溶液中Cr(Ⅵ)进行吸附,研究了该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用单因素静态实验对影响吸附的五个主要因素:pH值、Cr(Ⅵ)初始浓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和吸附剂用量进行了实验分析,采用BBD(Box-Behnken design)法对茶树菇废菌体吸附水中Cr(Ⅵ)的过程进行了优化,设定5个影响因子分别为pH值、Cr(Ⅵ)初始浓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和吸附剂用量,响应值为Cr(Ⅵ)的去除率,并对吸附过程的热力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及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结果表明,各个因素对其影响效果不一,各自呈现不同规律;影响废菌体吸附Cr(Ⅵ)的显著性因素是pH值、Cr(Ⅵ)初始浓度和吸附剂用量,相对来说pH值的影响作用尤为明显;废菌体对Cr(Ⅵ)吸附的最佳条件为pH值1.19,Cr(Ⅵ)初始浓度为148.58mg/L,反应时间为89.02min,搅拌速度为180.12r/min,吸附剂用量为10.90g/L,在此条件下,实测Cr(Ⅵ)的去除率达96%以上;用Langmuir、Freundlich及Dubinin-Raduskevich吸附等温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发现: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可以很好地反映茶树菇废菌体对Cr(Ⅵ)的吸附特性,在室温下最大去除效率为46.95mg/g;对表观热力学参数ΔG、ΔS及ΔH的计算表明,废菌体对Cr(Ⅵ)吸附为吸热的自发过程,并且吸附过程增加了体系的混乱度;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废菌体的吸附行为进行拟合发现,准二次动力学模型能很好的描述茶树菇废菌体对Cr(Ⅵ)的吸附,拟合相关性系数为:R2=0.972;最后结合FTIR图,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茶树菇废菌体对水中Cr(Ⅵ)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并伴有部分化学吸附,化学吸附起主要作用的基团是羟基、羰基和芳香环等;研究表明,废菌体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用以处理含铬废水,可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