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石版画教学材料的替代——松花石石印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版印刷术,由德国人塞内菲尔德发明。作为舶来品,在中国的发展是缓慢而曲折的。而真正意义上的石版画教学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刚刚起步。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等相继开设石版画专业和石版画工作室为标志。   松尔霍芬石印石,是作为石版印刷术的理想版材。但由于大量的开采,已经致使这一资源枯竭。自明末清初,石版印刷术传入中国。就有人积极的在寻找可替代资源。包括辽宁复县、湖北武汉、四川江油、云南大理等地均在尝试可替代石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且已经用于石版画教学的石质版材有:湖北武汉的松滋石、四川江油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石印石的缺乏现状。但是多由于石质本身或颜色的问题,并未广泛应用。尤其是已经出具开采规模的湖北松滋石,由于其版面的速干性,在北方的干燥环境下,给实际的印刷操作增加很大难度。因此,开发具有松尔霍芬石印石性能的石印石版材,便显得尤为重要。   松花石,又称为“松花玉”。早在清朝就被作为上等的砚材,并享有很高的艺术和社会评价。封为“御砚”、“国宝”。松花石石印石研究,是基于其与松尔霍芬石相似的地质形成因为、地质形成环境、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化学元素、物理性能,并通过石版印刷实验证实松花石具有松尔霍芬石的印刷基本性能。其主要成分均为微晶方解石成分。其厚度、密度、吸水率均与松尔霍芬石相近。化学成分中碳酸钙与氧化钙可以遇水转换。因此,松花石替代松尔霍芬石在石印上具有可能性和可操作性。   对松花石进行石版画基础技法试验:铅笔、水墨、沥青、油底等。试验围绕松花石同松尔霍芬石的基础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形成画面的效果进行分析对比。针对油墨的敏感性、着墨效果、稳定性、还原效果等对比分析色调、色阶的丰富程度。试验中发现松花石具备很强的颗粒感和油墨吸附力,具备大的整体画面效果。因此,画面更适于创作粗旷的表现效果的作品。松花石自身最具有表现力的技法当属沥青直绘技法。其画面呈现的水晕及油圈效果很丰富。肌理效果更为迷人,画面张力强烈。因此,通过对松花石自身石印技法和效果的多方面尝试,得到了松花石石版画技法方面独具的特色,更为日后的研究和丰富天创了先河。为松花石石印版画的创作带来了丰富性的可能。   松花石石印方面的研究证实:松花石具有质地纯净、抗压吸水的性能、且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松花石石印石的开发对于松花石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带来可能。另外松花石石印石的科学开发、开采将带动松花石的科学研究、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提升,使得松花石这一文化瑰宝重放光彩。
其他文献
期刊
水泥企业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地方的用电大户。西藏高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也不例外。这家水泥企业于2009年12月由华新水泥与西藏天路股份有限公司、西藏高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期刊
楚文化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同根同源,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国内对于区域文化的研究,近几年持续升温。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文献、出土文物的探究,以楚国的历史为背景,以
佛教东来,带来了一些列的外域文化、艺术。这些佛教的文化、艺术逐渐在中土生根发芽。而佛教本身的发展通过两汉的灵神化,魏晋时期的老庄玄学化和宋元时期的儒学化三步来完成了
学位
期刊
传统的营销传播流程主要是以广告传播为核心展开的,即广告公司从广告传播入手,通过广告的形式制定传播策略,然后再通过媒体向大众进行传播。   但随着现代市场环境中各种因素
学位
苏珊桑塔格说过:“画家的任务是构筑,而摄影家的任务是揭示。”,换句话说,摄影擅长再现,而绘画则要走向表现。在艺术创作中,我们所看到的对象,是视觉的产物,将对象完整或者通
一个自立的民族应该有一个完整自觉地文化体系,而一个完整自觉地文化体系势必派生出一个精致瑰丽的设计体系。在这些完整、精致的体系里,既潜含着一个民族跳动的血脉,又积淀
作为青藏联网工程建设总指挥,喻新强从去年工程开工至今19次进藏,最长的一次,他在青藏高原呆了近5个月。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喻新强是一位专家型领导,一直从事跨区电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