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温增CO2及施氮水平对双季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he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浓度和温度升高是驱动稻田生态系统中甲烷(Methane,CH4)和氧化亚氮(Nitrous oxide,N2O)排放的主要气候因素,而施用氮肥是影响稻田生态系统中CH4和N2O排放的主要农田管理措施,本研究利用模拟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开顶式气室(Open top chamber,OTC)并通过设置施氮梯度,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通过测定2018-2019年早晚稻生长季CH4和N2O的排放通量,分析稻田CH4和N2O排放对大气CO2浓度和/或温度升高以及不同氮肥施用梯度的响应特征。试验起始(2018年)共设置5个处理:1)UC为大田环境;2)CK为OTC覆盖,OTC控制CO2浓度和温度与大田CO2浓度和温度一致;3)ET为增温处理,OTC控制温度升高1.5℃;4)EC为增加CO2浓度处理,OTC控制CO2浓度升高100 ppm;5)ETEC代表CO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处理,OTC控制CO2浓度升高100 ppm,温度升高1.5℃。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2019年试验在每个处理下设置两个氮肥梯度:常规氮处理(CN:180kg·N·hm-2)和高氮处理(HN:280 kg·N·hm-2)。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对于CN而言,2018年和2019年大气CO2浓度和/或温度升高下稻田CH4的季节排放特征基本一致:早稻和晚稻分别有87.8%-99.0%和91.5%-97.4%的CH4排放于移栽-孕穗期。2018年早稻CH4生长季排放总量高于2019年,主要与移栽-拔节期背景温度的年际差异有关。与CK相比,ET并未显著影响CH4排放;EC处理的早晚稻CH4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28.2%和43.3%;ETEC处理的早晚稻CH4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了16.9%和39.8%。与CN相比,HN并未改变双季稻田CH4排放的总体特征,但增施氮肥对生长季CH4排放总量的影响在早晚稻季存在差异:在早稻季,HN增加了CH4排放总量,CK、ET、EC、ETEC处理HN的CH4排放总量相较于CN分别增加了2.6%、3.5%、12.5%和3.7%;在晚稻季,HN降低了增温增CO2浓度条件下的CH4排放总量,CK、ET、EC、ETEC处理的降幅分别为25.5%、14.0%、36.3%和32.2%。(2)对于CN而言,早晚稻的N2O呈现不同的排放特征,晚稻N2O排放相较于早稻更为集中。与CK相比,EC处理下早稻和晚稻的生长季N2O排放总量分别增加了36.5%和57.6%;ET提高了早晚稻N2O排放总量;ETEC对稻田N2O排放表现为正向作用,但与EC没有显著差异。与CN相比,早晚稻在增温增CO2浓度的条件下增施氮肥未改变N2O的季节排放模式:早稻各处理高低氮水平的排放峰值均出现在分蘖末期-穗肥施用后1 d(约为移栽后29-43 d),晚稻晒田期(移栽后23-32 d)和穗肥施入后3 d观测到明显的排放峰,穗肥的增施极大地激发了稻田N2O排放。与CN相比,HN能促进早晚稻各气候条件的N2O累积排放量,早稻季和晚稻季分别增加了16.6%-57.8%和85.6%-117.1%,且晚稻的增幅大于早稻。(3)对于CN而言,EC处理早稻和晚稻季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30.0%和45.2%;ET处理未显著影响温室气体排放总量;ETEC分别使早稻和晚稻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增加了19.3%和40.6%,未来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情况下稻田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CO2eq可能会增加,并且存在年际差异。与CN相比,HN对早晚稻季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作用效果主要取决于CH4排放:HN增加了早稻季各气候条件下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显著降低了晚稻季EC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综上所述,本研究探明了增温增CO2浓度及施氮水平对双季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稻田合理施氮和温室气体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主要侵害4~45日龄的番鸭,死亡率很高,临床上以软脚,腹泻等为主要症状,以肝、脾肿大及灰白色坏死点等为主要病变,耐过番鸭常出现明显的生长停滞。该病能够
近年来,可调谐的高频微波信号在信息技术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循环移频环路的可调谐微波信号产生系统。本系统利用双平行马赫泽德调制器(DPMZM)的单边带
株高直接影响水稻生物产量和抗倒伏能力,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绿色革命基因”sd1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然而,单一矮秆基因的使用会造成遗传背景狭窄、杂
区域土地利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建立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是深入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成因、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民勤绿洲作为中国两大沙漠之间的唯一一片绿洲,生态
随着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技术以及机器学习的不断发展,数据离散化技术逐渐表现出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数据由连续和离散两种类型组成,连续型数据代表一系列的值,而离散型数据指具有一定共性的信息。离散数据具有通用性和简单性,因此许多数据挖掘的方法被设计出来用于处理离散数据。本文利用基于密度的离散化方法对具有连续属性的数据集进行处理,算法采用聚类方法自动寻找合适的簇数,将数据集划分为多个类簇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的人口与建筑呈快速增长趋势。地上交通的拥堵导致人们开始对地下工程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地铁线路的增多,穿越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棉花黄萎病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继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传统的化学方法的防治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培育棉花抗病品
峨口铁矿南区Ⅰ#溜井渗水,一直是一个困扰峨矿正常生产的问题,本文论述了渗水的形成机理。
PPR(Pentatricopeptiderepeats)蛋白又叫三角状五肽重复蛋白,是在拟南芥基因组测序完成后发现的一个新的基因家族,是陆生植物最大的蛋白家族之一,拟南芥中有450多个成员,而水
随着水力资源的大力开发和利用,我国在水资源较为丰富的长江中上游流域、西南诸河及西藏雅江流域等地区规划和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其中,西部地区气候环境具有辐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