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阮清越是一位杰出的当代越南裔美国作家,其处女作《同情者》一经发表就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囊括多项文学奖项。《同情者》讲述了越战后主人公在南北阵营中担任双重间谍的故事。他不仅在秘密任务和掩护身份之间左右为难,还在祖国和美国之间,以及在法国和越南血统之间左右为难,分裂在两个世界之间。主人公因多重身份而饱受折磨,加之紧张的个体环境,导致其内心世界充满焦虑,最终形成人的异化。不仅如此,小说中其他的人物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阮清越是一位杰出的当代越南裔美国作家,其处女作《同情者》一经发表就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囊括多项文学奖项。《同情者》讲述了越战后主人公在南北阵营中担任双重间谍的故事。他不仅在秘密任务和掩护身份之间左右为难,还在祖国和美国之间,以及在法国和越南血统之间左右为难,分裂在两个世界之间。主人公因多重身份而饱受折磨,加之紧张的个体环境,导致其内心世界充满焦虑,最终形成人的异化。不仅如此,小说中其他的人物也不同程度发生了异化。埃里希·弗洛姆是美国当代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本文运用他的异化观点论述阮清越的小说《同情者》中人的自我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以及人与社会的异化,并探索造成小说中人物异化的原因。本文包括绪论、五个主要章节和结论。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阮清越、《同情者》、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框架。第一章简述异化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并重点介绍了弗洛姆有关异化的观点。通过分析异化主要体现为人的异化,即人的自我异化,人与人的异化以及人与社会的异化。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同情者》中人与自我的异化,主要包括《同情者》小说中人物的自我异化,分析显示异化可通过其身份、行为以及心理等方面的变化来展现。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同情者》中人际关系的异化,主要从家庭关系和两性关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家庭关系的异化方面,探讨了父亲的缺位和亲人们的轻视。在两性关系的异化方面,分析了用性愉悦代替爱情和爱人之间地位的失衡。表明了人与人之间不再有爱、信任和责任,取而代之的只是敌意和冷漠。第四章探讨了《同情者》中人与社会的异化。分析了人类活动的一切范围都必须受有关规章制度的支配和操纵。人成为社会活动中的工具。同时,人们在行动中遵循以利益为导向的行为原则。第五章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人造成异化的原因。前者包括国家之间的战争,国家内部的分裂,以及白人和非白人之间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后者涉及道德堕落和好莱坞强大的话语权。结论部分指出,异化普遍存在于社会中,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与挑战。论文通过运用弗洛姆的异化理论对《同情者》进行全面的分析,真实深刻地揭露社会中存在的异化现象,有助于人们追求自我的道路上寻求到正确的方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是英国20世纪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人性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也被学界认为是他的自传体式小说。本论文主要从朱迪思·赫尔曼(Judith Herman)和凯西·卡鲁斯(Cathy Caruth)的创伤理论出发,以《人性的枷锁》为研究文本,探索毛姆在小说中所呈现的创伤书写的治疗意义,厘清创伤体验与文学
存现句是英汉语言中最常见的句型之一,也是用来表达某一实体存在于某一地点的特殊句式。英汉存现句的对比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大部分研究局限在语言的内部结构,忽视了语言的外部影响因素。为弥补之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背景,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围绕英汉存现句的语义及结构的生成机制进行研究,找出它们生成机制共性和差异。原型范畴理论指范畴内成员具有中心和边缘之分,为语义生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中国乡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获得了经济上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城镇化也对乡村的文化生态环境产生了阶段性的负面影响。适中镇是福建闽西的历史名镇,随着当地城镇化程度的加深,适中镇也随之出现了“城市病”,为了消除城镇化的负面影响,恢复当地的文化生态,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被重视了起来。民俗文化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模式,大
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的翻译实践报告,基于蒂尔堡大学的50位学者编著的《New Common:How The COVID-19 Pandemic Is Transforming Society》的部分章节进行翻译。这部作品于2020年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出版面世,蒂尔堡大学的教授为了向更多人阐释新冠肺炎疫情对各个行业的影响而发起这个项目,因此通过对此作品进行汉译,能扩大这一学术报告的影响性,引起更多人的
科尔森·怀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1969-)是21世纪著名的非裔美国小说家。他认为非裔美国人的种族奴役历史是他们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痛,这种伤痛一直影响着当代非裔美国人的生活。《地下铁道》是怀特黑德的第六部小说,揭露了美国奴隶制度的丑恶以及这一制度为非裔美国人带来的伤痛。整部小说以主人公科拉的逃亡之旅为主线,贯穿了非裔美国人被贩卖、被奴役、被压迫的种族历史,充斥着作者对奴隶制度的批
当代作家徐大辉的文学作品题材多样、数量可观,目前已有学者围绕其刑侦题材小说、谍战题材小说、影视改编作品及作品中的动物意象研析,不过对其土匪题材小说的关注不多,针对性、系统性研究尚且处于真空状态。中国当代文学中关于东北胡子及胡子文化的书写屈指可数。徐大辉的土匪题材小说以自身亲历为础石、东北地域为背景,带领读者进入文学世界中去了解东北土匪——胡子的样貌,具备可行研究的文学审美艺术价值。土匪是中国近现代
生态护林员政策是我国开展生态扶贫行动的一项创新性举措,是践行“两山”理念、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生动实践。生态护林员政策的有效实施实现了脱贫增收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目标。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对生态护林员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在我国全面脱贫任务目标完成的背景下,生态护林员政策的任务重心也应从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目标中脱离出来;过渡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的提出,也使
本文是一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文本节选自美国赛博格女性主义学者唐娜·哈拉维(Donna J.Haraway)撰写的书籍《物种相遇》,共计10204字。节选文段取自哲学领域书籍,围绕实验室动物与相关人员的工具性关系,以作者所读小说和所闻故事为引抛出论点,呼吁读者反思这段关系。本次翻译实践结合了生态翻译学的译者中心思想、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思想以及“三维转换”思想,并对具体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一
托马斯·品钦是当代美国最重要的小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包罗万象,知识涉及广泛,内容繁杂,同时对历史有着深刻的关切。发表于2013年的长篇小说《致命尖端》是品钦的最新作品,同时也是品钦的第一部9/11小说。小说由一名反欺诈调查官玛克欣对一家名为hashslingrz的网络安全公司及其CEO的调查引入,并逐渐发现艾斯的非法行为以及背后更大的阴谋。作品将9·11事件与互联网政治相连结,以跨国恐怖主义的阴谋
花木兰是我国古代民间故事中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围绕这个人物,衍生出来大量的影视作品。现有研究主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去分析人物形象,较少从多模态隐喻视角去探究人物形象建构。本文以概念隐喻和多模态隐喻为理论基础,选取了两部不同国家拍摄的电影—《花木兰》(2009)和《花木兰》(2020)作为研究对象,从视觉隐喻和听觉隐喻等层面分析两部影片对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建构的隐喻表达。按照概念隐喻的分类(本体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