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中先秦故事流变考述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qj123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元一代,杂剧这种艺术形式迅速崛起,云蒸霞蔚,繁荣兴盛,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的文学形式。自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开中国近世戏曲研究之先河,中国戏曲学这门学科正式创立,元曲研究也就开始了。就元杂剧所反映的内容来讲,元杂剧中所涉及的每一个故事及其相关情节都构成了文学史上一个个具有无穷魅力的母题,在文化传承过程中意义非凡。任何故事均不是固定形态,它存在一个缘起、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与历史现实、风俗传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时代变革存在必然联系。本文仅截取元杂剧中先秦故事的生发与流变进行考述,考查这些故事的传承与嬗变,试图揭示在这些故事流变过程中与之密切关联的时代特征、社会思潮、文人心态,以及最终变成元杂剧所选的题材的过程。  对元杂剧中所涉及的不同时代故事的研究,学者们多从宏观角度笼统地进行阐述,例如陈抱成《元代杂剧中的三国戏》、刘新文《元杂剧中春秋战国历史剧的思想内涵》、彭知辉《元杂剧中的隋唐故事》、李之亮《元杂剧中的宋朝戏》等。假如采取平面化的研究就无法探寻这些故事流变过程的历史真实性,因为这些故事在流变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不同时代创作者、传播者的思想、层次、心理、需求、审美等方面的影响,所以说,研究这些故事的流变过程也是对不同时代整体文化心态的探讨。  为此,将元杂剧所涉及的故事按照不同时代进行分类,从源头本事到流变过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考述,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时代史载或民间传说的故事如何一步一步演变成戏曲所表现的内容,这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戏曲选材的目的和作用,为戏曲题材的选择和创作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与当代戏曲的融合,以期实现学术研究“古为今用”的现实目的。因此说,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对元杂剧中每一个先秦故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述,考查这些故事的传承与流变过程。  本文一是通过文献调查的方法,在尽可能占有并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之下,借鉴前贤时彦的研究成果,开展研究。本论文对所涉及到的元杂剧先秦故事的各种文献典籍,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二是用比较的方法,以史料为纲,以涉及该故事的其他文学形式为补充,考镜源流,明辨故事元素的增删,以时代的先后或者以故事元素为主线,以不同时代所产生的作品为重点,从而建构起每个故事流变的整体过程,力图探讨文人创作与民间传说这两大系统的发展脉络。将故事流变过程中诗文、小说、戏曲等艺术形式对故事元素的增删情况进行对比,从而揭示出不同时代背景对文人创作或民间传说发展的影响。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一,重点探讨故事流变过程中故事元素增删情况,运用了许多前人未曾使用的一些新材料,例如在考述每个故事流变时,笔者尤其注重变文、讲唱文学、平话、散曲、杂剧等俗文学中出现的相关故事元素;第二,发现了部分新的史料;第三,本文注重这些故事在流变过程中文人对其进行的评价,通过这些评价,可以比较清晰地认识到这个故事在不同时代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引发该故事继续流传下去的心理因素;第四,全面构建每一个元杂剧中先秦故事的流变过程,并附略表勾勒故事流变的大体过程,以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为此,本论文主要分三大部分:  第一章《现存元杂剧中先秦故事流变考述》,共计16篇:根据现存元杂剧中所涉及到的先秦故事,首先确定主要故事元素,根据杂剧中所展现的故事情节追根溯源,对这些故事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故事的生成和演变,构建完整的故事流变轮廓。  第二章《已佚元杂剧中先秦故事流变考述》,共计25篇:因为杂剧作品已佚,所以仅仅从杂剧题目或正名确定故事元素,然后遵循第一章的考述方式进行考述。  第三章《余论》:就这些故事进行简单分类,着重探讨传播者的史官文化情结对这些故事传承的重大作用,雅与俗两种文化的交融以及杂剧作者在儒道两种思想作用下对杂剧取材的影响。  本文所引现存元杂剧主要依照中华书局出版的《元曲选》本和《元曲选外编》本,并参考王季思主编的《全元戏曲》本以及其他编校本。已佚部分以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所列顺序为依据。本文对这些故事的流变考述一般截止到元代,目的在于了解一个史载或民间流传的故事如何一步一步演变成戏曲所表现的内容,或有篇章延伸到明代的一些小说或戏曲,并结合其他现存元杂剧作品以及散曲作品中出现的该故事典故的使用情况,推论该故事在元代可能出现的演变情况,诸如在《已佚元杂剧中先秦故事流变考述》中,有些故事考述就列出《列国志传》和《东周列国志》对某故事元素的吸收和改造情况。
其他文献
学位
四季如春的云南,由于地势的差异,每个地方,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地方。每年的3月到5月是东川麦子成熟的季节,红色的土地,金色的麦田,运气好还有将融未融的残雪衬映着红土。
本文关注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大量现代作家有在欧美留学、游历、讲学、定居的体验,这些体验不仅影响了作家的审美追求,更是带来了现代文学全新格局的形成。全文研
目前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针对林徽因的诗歌和小说,而对于其散文的研究往往也只是侧重于其中的艺术散文或者在讨论林徽因文学作品时涉及到林徽因的散文。  本文从广义散文的角度
该文提出了一种综合Mean Shift算法和灰度模板匹配的主动跟踪算法。该算法利用灰度模板匹配与运动目标在图像的位置无关的特点,在视角和焦距发生变化后用灰度模板进行穷尽搜索,再用匹配结果更新Mean Shift搜索窗口,解决了Mean Shift算法要已知目标区域才能正确跟踪的问题。该算法能在视角和焦距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正确的跟踪运动目标并能使被跟踪的运动目标始终保持在图像的中心区域。实验表明,该
本论文将弗兰纳里·奥康纳作为美国南方文学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典型的个案,分析作家的叙事艺术,探索她的叙事艺术与美国南方文学传统之间的勾连,以及滋养了这种文学传
在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专家、学者们一直试图寻找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适合任何情况和任何学习者的教学方法。于是,多种多样的语言教学法不断涌现,形成了语言学
该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现代科技的发展为背景,通过对科学幻想小说发展的考察,在与传统科幻小说的对比中透视冯尼格小说的反科幻性;第二部分,在西文宗教发展的背景上,突
托马斯·哈代用一生对乡村的独特真挚情感创作了《苔丝》,玛格丽特·米切尔用十年光阴成就了《飘》。有强烈命运感的代表作家托马斯·哈代,与相信人可以创造命运有着叛逆精神的
本文旨在通过对《十二楼》三个英译本的文本分析,比较其翻译策略与具体方法的差异,把不同译本作为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历程的一个侧面体现,同时探讨翻译过程和译本对原著《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