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乙酉之际的抉择——以凌駉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132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之际是一个异常纷繁复杂的时代。在政权更迭和民族冲突的大背景下,个人的活动显得既微不足道,又往往寓意深刻。凌駉以崇祯末科进士监军在外,在北京易主时,既没有以死图报,也没有即时南奔,而是选择在南、北之间观望待变,在某种程度上陷入了政治伦理困境。他在黄河以北无法立足后,南归入觐弘光帝,正式受命为河南巡按,最终在归德一役中以死相殉,实现了角色转换,达成了自我洗刷。对波澜壮阔的南明抗清活动来说,凌駉在甲申、乙酉之际的抉择不啻一首完整的序曲。在被迫做出种种反应的人物里,他的所作所为高度浓缩了时局的混乱与人性的挣扎,而这一过程早在清兵南下进攻扬州以前就完成了。  本文借助对凌駉事迹的详细考辨,尝试再现明、清易代之际,士人直面严酷的政治变故和民族矛盾做出的艰难抉择,为深刻认识那个天崩地坼的时代提供了一个注脚。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矿产的勘探和普查工作中,矿区的水文地质遗迹环境地质工作时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也是对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進行评价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矿区的生产安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工环地质资料是对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进行正确评价的必要因素,还会对进行矿床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性安全事故或是地质灾害的处理方式以及对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方案进行实施和制定上有一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新中国成立初期抗美援朝战争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启动之间的关系为视角,考察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作重心由应对战争转到和平建设的过程,探讨中国领导人所作
学位
在全球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中国正进行着新的一轮城市竞争,参与其中的城市必须突出城市特色,才能占得发展先机,徐州市正是参与其中的众多城市之一。作为淮海经济区区域
旖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天域般的额尔古纳镶嵌在大兴安岭的南麓,广袤大地托起的线条之美、韵律之美、生机之美、光晕之美、画廊之美、圣洁之美,承载着一代代农垦人的光荣与
精确求解了一种新的一维势能,其为一维三角势的超对称伴随势,得出了此势的本征能量及对应的定态波函数,求解的推导过程与一般的超称量子力学求解方法有所不同.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是19世纪中叶美国最早来华的新教长老会传教士之一,是在华生活了近60年的、从事大量中西文化交流的著名学者。他在中国经
学位
国学研究是清末以及民国时期学术界的热点之一,短短的数十年间,涌现了众多的国学大师以及辉煌的研究成果。当时正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时期,在西学的影响下,这一时期也是我
对浓度为CNK135 - 15 2 g/ 1、αK1.5 4 - 1.6 6的铝酸钠溶液分解进行了实验室研究 ,建立了其分解过程数学模型 A laboratory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decomposition of
以H2 SO4 、KCl、NH3 为原料反应生成二元复合肥NH4 KSO4 ,对此反应过程及条件 ,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了研究 ,获得了最佳组合的工艺操作参数 Using H2 SO4, KCl and NH3 as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