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深度理解的高中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fuwe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社会知识老化速度的加快,培育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领域关注的重要议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化了数学思维、关键能力及数学品格的关键价值,新高考数学命题逐渐体现出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的特征。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高效学习方式,切实符合新课程改革及新高考数学的变革和命题趋势,但当前项目化学习实践存在形式化、浅层化等瓶颈问题,欠缺从目标、内容、过程、评价之间连贯性与一致性的关注,无疑是阻碍项目化学习实现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因素。深度理解是以理解为目标导向,采用促进理解的方法策略,以理解为表征的深度学习,因此,把深度理解作为项目化学习的理念目标,能够为突破项目化学习实践瓶颈提供可行思路。本研究旨在解决“如何设计促进深度理解的项目化学习,以实现高中数学的深度学习”这一核心问题,并衍生出四个子问题:(1)深度理解的项目化学习内涵是什么?(2)促进深度理解的高中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框架是什么?(3)如何基于上述框架设计高中数学项目化学习活动?(4)促进深度理解的高中数学项目化学习活动应用效果如何?基于对文献的梳理和理论的研究认为,项目化学习是在完成真实项目的过程中进行学科核心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深度理解赋予了项目化学习新的内涵,能够为项目化学习提供明确的目标指向,为项目开展过程提供有力抓手,为项目测评提供衡量标准,而项目化学习又能够为深度理解提供途径与方法。于此,研究提出深度理解的项目化学习旨在通过创设真实社会情境,以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来促进学习者深度理解学科关键概念,形成核心能力,最终产出能够表现理解深度的学习成果,以此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予以回应。综合考虑高中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抽象性、逻辑推理的严谨性、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的领域特征,以理解性学习六个关键环节为基础,以项目化学习内容、活动、情境、结果四个一般要素为基准点,结合当前高中数学项目化学习教学实际中教师和学习者两个角色的实践困境,从理论与实践创新性结合的角度,构建了促进深度理解的高中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框架,具体包括六个设计策略:(1)聚焦单元核心概念,确定理解性目标层级;(2)关联社会真实主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3)搭建理解性学习环境,提供数学学习支架;(4)衍生性问题任务化,组织项目化学习活动;(5)产出多元项目成果,外化表征理解深度;(6)采集理解过程性证据,支持开展持续性评估,并围绕设计策略明确了具体的设计内容。以东北地区某实验中学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充分发挥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应用优势,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学习平板架构物理环境和网络环境的有效连接并整合多种数字化学习工具,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三轮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践,完善与优化了设计策略对应的具体设计内容,最终形成了能够有效促进深度理解的高中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框架,以此回应了第二个研究问题。为能够有效指导课堂教学实际,落实上述设计策略,经由三轮迭代修改后所形成的实践路径回应了第三个研究问题。为探索三轮项目化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的应用效果,从认知维度、人际维度和自我维度三个维度构建了应用效果分析架构,且三个维度正能与核心素养相契合。基于对实证数据的深入分析,深度理解视角下的高中数学项目化学习能够显著提升深度学习成效,且随着活动的推进逐渐深入。具体体现在:(1)知识理解水平显著提升,且深层次理解层级增长幅度更为突出;(2)数学思维水平得到发展且逐步表现出严谨、复杂的认知结构特征;(3)小组探究逐渐打破单一且独立化的格局,呈现出均衡化、网络化的交互趋势;(4)学习者呈现出更为积极、深度的学习状态,为提高学习者内驱力、学习主动性起到了正向的作用。以此回应了第四个研究问题。受时间和实践环境的限制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三轮迭代活动为期共九周时间较短,研究对象面临较大的课业压力导致投入度受限等,后续的研究可以延长项目化学习的时长,设计更为综合且更具挑战性的高中数学项目化学习案例,通过更多轮次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践进一步完善设计框架,持续追踪表征深度理解的高中数学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并深入挖掘与分析。总体来说,本研究为高中数学项目化学习有效开展提供了深度理解的全新视角,以能够最大化项目化学习的优势。着重发挥了深度理解从目标、过程、评测三个层面对高中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提供的理论指导作用,据此构建了促进深度理解的高中数学项目化学习设计框架并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学习者能够保持深度学习的情感状态,能够促进数学学习者达成知识的深度理解、增强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表达能力,达到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同时,侧面表现出应试能力的提升,这更为应对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高中数学学习者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他文献
我国高等教育自2002年进入大众化,到2019年进入普及化,高等院校不断增多,高等教育的经费占我国总教育财政经费的比例持续高于15%,但实际上,各种类型的高校发展却并不均衡,头部高校资源倾斜严重,国家优先对“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投入,推动优势学科快速发展,进而提高教学与科研的数量及质量;而层次较低的院校发展则不是十分理想,产出并不可观,这对于教育发展甚至国家前进都是一个不利现象。当前,我国高等教育
从高中步入大学生活,随着生活环境和社会角色的转变,大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和竞争时,多数人会感到身心俱疲,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压力更为突出。而抑郁作为一种负面心理情绪,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已影响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本研究以认知行为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对案主的情况进行了前期分析,结合案主的实际需求,为案主提供专业服务。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明确现有的研究成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强调通过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充分凸显学生主体优势.而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任务驱动为核心,以情境化主题为依托的全新学习模式,刚好契合了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的教学诉求.对此,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在阐明两者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项目式学习的实施原则与实施要略,包括树立正确认知,培养学科观念;完善外在条件,强化学生信心;注重数学建模,激活数学
<正>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项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是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常见疾病,影响10%~40%的人口。变态反应相关疾病以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为代表,其发病机制复杂,发病率近年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具有流行性,相关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因此,探索目前有关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的热点聚焦问题,把握研究趋势,可以为变应性气道疾病的诊治策略提供参考,具有积极意义。
目的:探讨专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抽取科室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接收的58名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软件抽签分组的形式将病例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2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专人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对象的康复效果。结果:统计显示:试验组干预后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
目的 探讨老年人孤独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本研究于2021年5月~2021年11月进行,选取了广西、山东、河南、四川、甘肃5个省的24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UCLA孤独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和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数据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层级回归分析。结果 ①相关性分析发现,自我效能感与
咖啡产业是云南省保山市一大特色,发展咖啡产业是繁荣地方经济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有效路径。基于产业融合背景,通过实地调查,收集保山市潞江镇咖啡庄园相关信息及数据,分析保山咖啡庄园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庄园经济发展理论,从强化政府部门职能、优化重组产业结构、加强企业合作、合理分配市场、健全自主创新体系等方面,提出保山咖啡庄园发展对策及建议。
林风眠,20世纪杰出的艺术家、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调和中西艺术”,同时也对中国现代绘画艺术有着重大影响。林风眠的艺术创作在20世纪40年代达到一个巅峰时期,形成了人们熟知的“风眠体”,却少有人关注到他早期的油绘壁画作品。文章从林风眠的艺术运动出发,介绍林风眠早期的几幅油绘壁画作品。油绘壁画尺幅大,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林风眠励志让艺术接近大众,所以他的油绘壁画作品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宣传性,早期的
《儒林外史》作为一部笔墨集中批判儒林的小说,也塑造了一些生动鲜活的女性形象。用女性主义批评的方法分析《儒林外史》中的女性形象,发现吴敬梓站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立场上塑造了一些女性形象。另外,吴敬梓也看到了在男权社会的压迫下女性的悲惨境遇,塑造了一些命运悲惨的女性形象。并且,吴敬梓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男性中心主义观念的束缚,塑造了谋求经济独立、有着鲜明女性主义色彩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