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共和盆地贵南地区深部电性结构研究及地热资源远景探讨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和盆地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形成于中生代,属于断陷型盆地,盆地周缘发育大量深大断裂,内部沉积有厚度较大的第四系、新近系和古近系地层,盆地基底为大范围的印支-燕山期花岗岩。共和盆地内部及周缘发育数量众多的温泉,地下热水含量丰富,盆地内部热流值高,热异常明显。自2011年以来,国家和青海省政府在共和盆地北部的共和县及东部的贵德县进行了多次地热资源勘探工作,结果表明,共和盆地内部大部分区域地温梯度大于5℃/100m以上,最高可达到11.5℃/100m,随钻测温结果显示到2200m深度岩体温度达到了150℃,完全满足干热岩开发条件。因此,共和盆地地热资源储量可观,经济潜力巨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2017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组在青海省共和盆地贵南地区进行了大地电磁测深(MT)数据采集工作,本人利用组内实测的MT和AMT数据研究该地区地下电性结构特征。并结合共和盆地已有的区域地质、构造及物化探研究资料,深入研究贵南地区的壳-幔导电性结构及热结构特征,并对区内地热资源远景进行初步探讨。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结论和认识:(1)贵南地区地下浅部电性结构呈现明显的成层性,2Km深度以内可分为5层电性层,测深曲线为QHA型。经过与钻孔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地地下发育有良好的层状地层,且透水性好的地层与隔水性能良好的地层交替发育,从而形成了两套有利的地下热水的储存构造,上部为新近系上新统热储,下部为厚度较大的古近系热储。(2)MT反演模型显示共和盆地南部5Km-10Km以及25Km-60Km深度存在两条明显的低阻异常带,这一结果与天然地震探测结果吻合,此外,盆地钻孔资料显示地下温度整体随深度呈现线性升高的趋势,这些结果均表明共和盆地热源与深部热流传导有密切联系。(3)本文从地质构造、流体运移、热储分布和热源机制等角度全面研究了共和盆地地热资源特征,建立了该地区比较可靠的地热资源成因模型,简单对地热资源的远景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浙江是海洋旅游的资源大省。文章分类梳理了浙江海洋生态旅游资源,构建了海洋旅游生态建设模型,分析了以管理者、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为代表的生态建设主体的责任,提出从产
当前的压气机/风扇气动设计体系普遍采用了定常假设。这种假设忽略了流场中的非定常组分,势必会给压气机/风扇的气动设计和流场预测带来不确定性。尤其在当今压气机/风扇的结
近日,为提升临床研究对医药健康协同创新的支持作用,北京市卫健委、市科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关于加强研究型病房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鼓励依托医院通
报纸
1连接的意义单个神经细胞不能起作用,它必须有连接,连接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特别是在损伤后。新的,也就是在改变后的连接在临床上的作用,即神经的可塑性。因而,它是脑自身的
90年代以来,三维数字化设计已成为我国飞机研发的主要技术手段,并成功在飞机型号中得到普遍应用。21世纪初在三维数字化设计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并行工程”和多厂所异地联
2016年12月发射升空的FY-4A是中国第二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该星上搭载了可提供东半球近实时高分辨率卫星观测数据的扫描辐射成像仪——AGRI (Advanced Geostationary Radiati
目的: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半定量实验家兔溺死前后消化、呼吸、体循环等各脏器CT值变化趋势,造影剂泛影葡胺示踪含硅藻的溺液在机体内分布影像,将影像学图像量化为豪斯菲尔德(Ho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江青居曲流以其359°的Ω型曲流而闻名于世,2001年在该曲流颈部修建了青居水电站,水电站的建设给曲流周边土地覆盖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基于1998、2002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契机。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管理创新可以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