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发酵釜底液处理的试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da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霉素是最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之一,我国每年青霉素的产量约为26300吨,青霉素在其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高浓度有机发酵釜底液,该废液COD浓度高,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是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难题。 本文主要采用高级氧化法(AOP法)对青霉素发酵釜底液的处理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试验研究,探索了一套合理的处理工艺。本文主要研究了酸析-混凝、Fenton氧化、UV/Fenton氧化、电-Fenton氧化以及微波氧化等工艺方法对该废液的处理效果,系统分析了酸析-混凝过程中pH值、混凝剂投加量以及静置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在Fenton氧化以及UV/Fenton氧化过程中pH值、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以及氧化时间等各种因素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在电-Fenton氧化过程中电压、电流以及电解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分析了在微波氧化过程中,pH值、催化剂投加量、氧化剂投加量、微波工作压力以及微波照射时间对微波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酸析-混凝处理在pH值为5.0,投加FeCl3500mg/(L废水),静置45min,可去除青霉素废水中57.6%的COD,BOD5/CODCr=0.22;在传统Fenton体系中,pH值为2.5,Fe2+浓度为6g/(L废水),投加H2O2的量分别80ml/(L废水),反应45min可去除青霉素发酵釜底液中41.1%的COD;在UV/Fenton体系中,pH值为3.0,Fe2+浓度为4g/(L废水),H2O2的投加量为70ml/(L废水),反应45min,可去除青霉素废水中44.1%的COD,BOD5与CODCr的比值由原来的0.22提高到0.36;在电-Fenton体系中,pH值为2.5,加以15V电压,0.5A的电流,电解60min,可去除废水中45.0%的COD:在微波湿式氧化法过程中,pH值为4.0,压力为0.8Mpa,微波辐照6min,可去除废水中36.6%的COD;在微波-fenton体系中,pH值为4.0,压力为0.2Mpa,H2O2投加量为30ml/(L废水),Fe3+浓度为0.8g/(L废水),微波照射6min,可去除水中57.5%的COD;经过二次混凝,二次微波-Fenton氧化后COD总去除率达到91.1%,BOD5与CODCr的比值提高为0.41。研究结果表明,微波-Fenton氧化处理效果较好,且提高了可生化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以苯酚为处理对象,以Fe2O3/γ-Al2O3为催化剂,开展了微波-类Fenton氧化处理苯酚配水的工艺技术研究。本文在静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可以连续运行的适用于微波诱导催
由于记录介质的超顺磁效应,传统的水平磁记录方式已经达到理论极限。为了实现特比(Tb1Terabit=240bit)级的超高密度存储,各种记录方案正在探索之中,其中图案化介质和热辅助磁记
生物修复法因对环境无二次污染,在海洋溢油事故发生后被广泛使用,采用投加营养盐(生物刺激)和石油烃降解菌(生物强化)的方式可促进海洋溢油的降解。但是天然海洋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投加的营养盐和降解菌易被稀释并流失,难以达到理想的降解效果,而将营养盐和降解菌附着于载体上有助于提高降解效率。贝壳粉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碳酸钙材料,孔隙率和比表面积较大,吸附能力佳,可将油膜分散为油滴,且不易被降解,原料易得,
学位
近几十年来,抗生素在医疗领域、养殖领域的大量过度使用,使本已严重的耐药问题日益恶化。超级细菌的出现更是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同时对抗菌制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科研人员开始转向寻找新型的抗耐药性强,广谱抗菌而且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抗菌制剂。无机纳米材料作为一类新型抗菌剂,具有抗耐药性强、广谱抗菌等优势,近年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其中,氧化锌作为无机纳米材料重要组成部分,在抗菌领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然而
压力铸造是一种高效低耗的精确成型方法,是实现铸件少无余量加工和铸件精密化、薄壁化、轻量化和节能化的重要工艺方法。压铸模作为压铸生产的关键工艺设备,直接影响着压铸件
期刊
期刊
第一章 绪论 1.1能源背景 随着上个世纪70年代爆发石油危机以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量占全球总能源需求量的比例急剧增加。而与此同时,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也加剧了世界对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市场开放,各行各业与国际社会逐渐接轨,职业化便是其现象之一,我国秘书行业发展也显现出职业化的特点,但高校重视理论教
近年来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方法作为制备纳米晶块体材料的一种方式受到了材料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由SMAT制备出的纳米结构表层无污染,无孔隙,材料的纳米化过程是在高的应变速率下通过强烈塑性变形来实现的。本文利用SMAT方法在纯铁及35CrMo表面获得了一定厚度的纳米结构表层,在纯铁与35CrMo钢表面形成的纳米晶粒平均大小分别约为10nm与15nm。为了探讨原子在纳米晶结构组织中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