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采用单头反选育的方法,得到了棉蚜吡虫啉(LC50为0.176mg/L)、啶虫脒(LC50为0.180mg/L)敏感种群;相对于田间原始种群(LCso分别为0.346mg/L和0.312mg/L),棉蚜吡虫啉、啶虫脒敏感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的LCs0分别减少了2倍、1.73倍。采取群体汰选的方式,浸药40次选育的棉蚜吡虫啉、啶虫脒种群,相对于敏感种群,抗性倍数分别为83.27倍(LC50为14.657mg/L)、82.33倍(LCso为14.819mg/L)。采用阈性状分析的方法,获得棉蚜对吡虫啉、啶虫脒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1478和0.1342。进一步预测其抗性发展速度,预计抗性增长100倍时,吡虫啉、啶虫脒分别可使用30.2-38.1代、30.3-38.2代。2.交互抗性谱的研究结果表明,(1)抗吡虫啉棉蚜种群的交互抗性谱的研究表明,抗性倍数小于5的药剂为吡蚜酮和甲氨基阿维菌素;交互抗性倍数在5-10倍为噻虫嗪、硫丹、阿维菌素、联苯菊酯、毒死蜱、马拉硫磷、丙溴磷和辛硫磷;交互抗性倍数在10-15倍为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三唑磷;交互抗性倍数大于15的为氧化乐果。(2)抗啶虫脒棉蚜种群的交互抗性谱的研究表明,交互抗性倍数小于5的药剂为吡蚜酮和甲基阿维菌素;交互抗性倍数在5-10倍为噻虫嗪、联苯菊酯、毒死蜱、马拉硫磷、丙溴磷和辛硫磷;交互抗性倍数在10-15倍为硫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三唑磷和氧化乐果;交互抗性倍数大于15的为毗虫啉。3.抗性监测结果表明,新疆各主要棉区棉蚜对吡虫啉的相对抗性倍数为3.17-4.87倍,对啶虫脒的相对抗性倍数为1.7-22.0倍。2012年和2011年相比,新疆主要棉区棉蚜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抗性呈上升趋势。4.增效剂实验表明,增效剂磷酸三苯酯(TPP)、增效醚(PBO)、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在吡虫啉敏感品系中的增效比分别为1.12、1.09、0.97,在吡虫啉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比分别为2.02、1.75、1.05;在啶虫脒敏感棉蚜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02、1.03、1.02,在啶虫脒抗性棉蚜品系中的增效比为1.77、1.61、1.04。TPP和PBO对吡虫啉和啶虫脒有很好的增效作用。5.解毒酶活性测定表明,棉蚜吡虫啉和啶虫脒抗性品系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s O-脱乙基比活力都高于敏感品系,其中羧酸酯酶、细胞色素P450s O-脱乙基比活力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毗虫啉抗性品系三种解毒酶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3.26倍、1.08倍、1.60倍;啶虫脒抗性品系三种解毒酶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91倍、1.04倍、1.69倍。6.酶标仪法测定单头棉蚜羧酸酯酶(CarE)活性,吡虫啉、啶虫脒抗性品系单头棉蚜羧酸酯酶(CarE)活性明显高于敏感品系。酶标仪法测定单头棉蚜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吡虫啉、啶虫脒抗性品系单头棉蚜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明显高于敏感品系。7.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表明,棉蚜羧酸酯酶基因在吡虫啉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85倍;棉蚜P450单加氧酶CYPCY3-1基因在吡虫啉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60倍;棉蚜P450单加氧酶CYPCY3-2基因在吡虫啉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2.0倍。棉蚜羧酸酯酶基因啶虫脒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91倍;棉蚜P450单加氧酶CYPCY3-1基因在啶虫脒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44倍;棉蚜P450单加氧酶CYPCY3-2基因在啶虫脒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30倍。由此说明,棉蚜对吡虫啉、啶虫脒的抗性的产生与羧酸酯酶基因、P450单加氧酶CYPCY3-1基因、P450单加氧酶CYPCY3-2基因的过量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8.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表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基因在吡虫啉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0.85倍;在啶虫脒抗性品系的相对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0.36倍,由此说明,棉蚜对吡虫啉、啶虫脒的抗性的产生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基因的低水平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9.根据NCBI上登录的棉蚜乙酰胆碱受体β亚基基因序列(GenBank:JQ627836.1),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结果表明,棉蚜吡虫啉、啶虫脒抗性品系、敏感品系以及新疆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农四师、农五师、农六师、农七师、农八师、新疆沙湾、湖北省枣阳市、河南省西华县、安徽省萧县、山西省运城市等地方种群均未检测到突变。